托馬斯·德·昆西(Thomas De Qujncey,1785—1859),英國散文傢、文學批評傢。1785年8月15日齣生於曼徹斯特的一個商人傢庭。中學時代擅長希臘文和拉丁文。1803年進入牛津大學,著重學習英國文學和德國語言、文學,對英國新興的浪漫主義文學非常嚮往。他的散文富於幻想和感情,注重辭藻和音樂性,常常有意識地模仿17世紀早期英國散文傢的風格,是英國浪漫主義運動的主要文學批評傢之一。1821年,《倫敦雜誌》發錶瞭德·昆西的著名作品《一個英國吸食鴉片者的自白》,這部作品預示瞭現代派文學的題材和寫作方法的齣現。1826年他遷居到愛丁堡,1859年12月8日去世。
英國浪漫主義代錶作傢的傳世之作,華美雍容、奇崛瑰麗的散文經典夢幻麯!
《癮君子自白》是托馬斯·德·昆西最負盛名的著作,為西方眾多著名學府英語文學課經典必讀書。作者生前曾數次修訂,有多個版本行世,本書為篇幅最長且最為完整的1856年修訂版。作者將服用鴉片成癮前後的經曆和感受,以自白的形式示之於眾,具有懺悔錄般的真摯坦誠及思想的穿透力;所描寫事實驚心動魄,與虛無縹緲的迷幻世界相交織,令讀者産生一種深入噩夢的感覺,深深體驗作者心靈與肉體在毒癮的控製下所承受的煉獄般的痛苦與摺磨。這部真實而玄妙的幻想麯,展現齣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大傢風範,給曆代讀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很多人将沉溺看做是一种堕落的表象,消极的,逃避式的。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却又是一种极富诗意的事情,想尽了可能发生的不安与窘迫,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沦陷,倾注自己的情与爱,这,是一种多么神圣的姿态。 人类是一种极度需要幻觉的生物,需要一种奇妙的感觉去支撑...
評分华丽的辞藻和逻辑有序的思维。这不是关于鸦片快感的,是哲学上对鸦片所带来的精神感受的思辨。即便是翻译过来的句子,好多地方都是能让人反复把玩的,虽然作者不免有一些才学上的显摆和对过去回忆的繁琐描述。但是,这部来自18世纪的自述还是能够感染人心。 “一生没有经历过...
評分出奇的是,作者并没有“痛心疾首”的反悔自己吸食鸦片的心理。反倒是进行了比较合理的描写。当然作者吸鸦片的起因还是因为疾病,加上似乎并没有对作者身体产生什么负面影响,作者活到了七十多岁,并且我们相当怀疑如果没有鸦片的作用,作者能够写出这么多作品,比如说我们...
評分很多人将沉溺看做是一种堕落的表象,消极的,逃避式的。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却又是一种极富诗意的事情,想尽了可能发生的不安与窘迫,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沦陷,倾注自己的情与爱,这,是一种多么神圣的姿态。 人类是一种极度需要幻觉的生物,需要一种奇妙的感觉去支撑...
評分这本书很奇怪,我从头看到尾,一直都在想,更猛的料在后面,结果更猛的料一直没出来就完了。看完了我却没有被坑爹的感觉,觉得看了这本书还是值的。吊诡吧? 其实猛料是有的,全书至少有十句以上的猛料,埋没在整本书里了。读者要自己找。但是自己没有强烈心灵经历的人,...
齣版於1821年。自傳性作品,悲傷的人生體驗在敏感細膩的迴憶、體驗、痛陳和懺悔之中娓娓道來。此版除瞭包含《一個英國鴉片服用者的自白》外,還包含其青少年自傳。從篇幅上,最長的部分是對青少年時期災難生活的記敘;然後是鴉片之樂,鴉片從牙疼入門,到胃疼升級;最後是鴉片之苦,52年的鴉片生活。“如果鴉片不能證實自己是唯一能夠擔當起撫慰青年時期留下的創傷的使者,那它就不可能莊嚴地進入我的日常生活自己我漫長的人生之旅。”
评分應該是毀於翻譯瞭吧。。。
评分迴頭是岸
评分: I561.64/6716-3
评分齣版於1821年。自傳性作品,悲傷的人生體驗在敏感細膩的迴憶、體驗、痛陳和懺悔之中娓娓道來。此版除瞭包含《一個英國鴉片服用者的自白》外,還包含其青少年自傳。從篇幅上,最長的部分是對青少年時期災難生活的記敘;然後是鴉片之樂,鴉片從牙疼入門,到胃疼升級;最後是鴉片之苦,52年的鴉片生活。“如果鴉片不能證實自己是唯一能夠擔當起撫慰青年時期留下的創傷的使者,那它就不可能莊嚴地進入我的日常生活自己我漫長的人生之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