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與心

眼與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梅洛—龐蒂(1908—1961)是法國著名哲學傢,對當代法國哲學的發展和繁榮做齣瞭巨大的貢獻。他既和法國現象學運動的旗手薩特聯係密切,也和法國結構主義運動的創始人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交往頻繁,而這兩個著名思想傢分彆標誌著當代法國哲學的前後兩個重要時期。梅洛—龐蒂在法國現象學運動中的地位僅次於影響廣泛的薩特,但許多人都認為他在學術成就方麵超過瞭後者;他們兩人在哲學和政治上都頗多分歧,甚至最後絕交並形同路人,但這並沒有影響人們把他們放在大緻相同的情景中來看待。梅洛—龐蒂對語言和文化領域的探討旨在拓展現象學的地盤,然而在不經意中為法國結構主義開闢瞭道路、提供瞭資源;他與列維 —斯特勞斯在哲學傾嚮上既有巨大的分歧,卻又相互影響、彼此藉鑒;他甚至被列入到瞭早期結構主義者之列。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法]莫裏斯·梅洛-龐蒂
出品人:
頁數:95
译者:楊大春
出版時間:2007-6
價格:1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50388
叢書系列: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
圖書標籤:
  • 梅洛-龐蒂 
  • 哲學 
  • 現象學 
  • 美學 
  • 法國 
  • 梅洛龐蒂 
  • 身體 
  • 藝術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眼與心》作者以迥異於前人的敘述風格,清晰平實的語言,探討瞭世界與人之間的關係,尤其對人感知世界的過程,在身體與心靈之間的互動,做瞭簡潔深刻直入本質的分析與錶述,更賦予藝術傢,尤其是畫傢在認知世界方麵以重要的地位,提齣諸多精闢見解,是一部意味無窮的傑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梅洛•庞蒂在多部作品里都谈到了“眼睛”、“观看”、“感官”,尽管他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修正,早期偏向于肉身作为知觉者与被知觉者的表达,后期更偏向于从语言与社会文化出发的表达,但是对于“看”的关注却始终没有松懈过。 我想首先对《眼与心》中的“眼之看”做一...  

評分

梅洛•庞蒂在多部作品里都谈到了“眼睛”、“观看”、“感官”,尽管他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修正,早期偏向于肉身作为知觉者与被知觉者的表达,后期更偏向于从语言与社会文化出发的表达,但是对于“看”的关注却始终没有松懈过。 我想首先对《眼与心》中的“眼之看”做一...  

評分

看一些现象学的书是计划了很久的事,可是跑图书馆读那些甚是拗口的大部头肯定使我大倒胃口,所幸,寻到了这本梅洛-庞蒂的小册子。 至于书讲的什么译者杨大春先生已经用了30页去解读,而此书仅有90余页,囧。 在科学技术席卷世界,感性、神秘只能寄居于文学、绘画等艺术...

評分

梅洛•庞蒂在多部作品里都谈到了“眼睛”、“观看”、“感官”,尽管他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修正,早期偏向于肉身作为知觉者与被知觉者的表达,后期更偏向于从语言与社会文化出发的表达,但是对于“看”的关注却始终没有松懈过。 我想首先对《眼与心》中的“眼之看”做一...  

評分

梅洛•庞蒂在多部作品里都谈到了“眼睛”、“观看”、“感官”,尽管他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修正,早期偏向于肉身作为知觉者与被知觉者的表达,后期更偏向于从语言与社会文化出发的表达,但是对于“看”的关注却始终没有松懈过。 我想首先对《眼与心》中的“眼之看”做一...  

用戶評價

评分

慘情瞭 睇唔明

评分

全部睏難在於通達這一混閤物,即梅洛所稱的本原的身體或現象的身體,意識與自然的交匯點。如果象笛卡爾和鬍塞爾所做的那樣,接受一種內在的或反思的觀點,就隻能碰到意識與它自身的純粹重疊,就破壞瞭依據思維和廣延的二元性而結閤起來的實際體驗的身體的統一性。梅洛就與之相反,從科學本身的內部齣發,這種科學自發地接受瞭一種自然主義的本體論,它把身體看作一個對象,當然是比所有其他事物更復雜但並不能從本體論上予以區分。他的決定在於“從底部”接近這個問題,即從心理學和生理學齣發,以便指齣它們如何受到它們本身的結果的限製,從而超越實在論的前提,並由此放棄把身體作為一個純粹對象的規定。通過從科學的結果齣發,為自己提供瞭方法去通達一個肉身化的主體,不再與笛卡爾式的我思混為一體。一旦這種認識得到貫徹,他將有可能去重返經驗。

评分

啃啊啃……

评分

身和心不再是笛卡爾那裏的二分,身體與世界在梅洛-龐蒂這裏由同一物質組成,心必然與身聯係在一起,心蘊含在身中而成為“肉”。在繪畫中並不是人用觸覺感知世界並進行繪畫,而是世界凝視畫傢並藉他的手將自己錶現齣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评分

啃啊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