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义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午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l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刨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火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他英俊,潇洒,富裕,有学识。而她身世坎坷,乱世飘零,只不过是一位妩媚的风尘女子。本是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为时代的混乱,战火的燎原,紧紧的交织在一起。而他们的爱情远远高出小我的私情,纵使博雅早已察觉丹妮对他们恋情冷淡,却丝毫没有冲淡他对她真诚无私的至爱...
评分语言皆是古怪的英译汉风格, 尤其人物对话极其平淡, 毫无特点, 这也是很难做到的, 为英语献身了。 其他再无可评之处。
评分人间佛徒人间佛 ——记《风声鹤唳》中的老彭 文/张素闻 老彭虽然读《楞严经》,却照旧喝酒吃牛肉,博雅来找他,两个人曾经经常“对愁饮”。老彭虽然喝酒吃牛肉,却仍旧是天底下最好的一个人,林语堂借博雅的口说他是文殊菩萨,有大智慧,能救阿难与摩登妊女。细读,林语堂乃觉...
评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再深而觉 ——记《风声鹤唳》中的丹妮 文/张素闻 《风声鹤唳》中的丹妮不算是良家女子,她是有些来历与经历的,隐约间,林语堂将她写为军阀的女儿,因为父亲的缘故,与母亲一起受世人的白眼,本来也算无忧无虑的,母亲死了,丹妮才知道生活的艰难,做...
高中图书馆读过的书
评分默存先生的笔法,“家春秋”式的人情。久违了这般的民国风度,一拿起就不忍释手。意外萌生了两个兴趣点:蒋介石的兵法布阵,禅宗佛经如《楞伽经》。多好,又有延伸阅读的方向咯~
评分默存先生的笔法,“家春秋”式的人情。久违了这般的民国风度,一拿起就不忍释手。意外萌生了两个兴趣点:蒋介石的兵法布阵,禅宗佛经如《楞伽经》。多好,又有延伸阅读的方向咯~
评分佛教感
评分个人感觉不如《京华烟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