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布上的聲音》收錄瞭作者對88幅世界著名油畫的個性化解讀和藝術體驗,並對它們的作者進行瞭用心的“刻畫”,試圖成為這些凝練著美術大師心血結晶的畫筆之作的文字闡釋者,仿佛帶領讀者開啓瞭一段愉快的紙上美術之旅。
他的見解獨到、感悟深刻,靈敏尖銳也隱忍寬容。不僅是在傳達畫布上的聲音,也傳達齣瞭自己對人生與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畫布上的聲音》為四色圖文書。書中穿插360餘幅圖片,裝幀設計莊重流暢、絢麗灑脫。
聶作平,1969年齣生於四川富順。現居成都。中國作傢協會會員。已齣版著作三十餘部,主要有長篇小說《自由落體》、《長大不成人》,隨筆《曆史的B麵》、《曆史的恥部》、《1644:帝國的疼痛》、《天朝1793-1901》、《一路鍾情》、《皇帝不可愛,國傢怎麼辦》等,主編有《中國第四代詩人詩選》。部分作品被譯為外文。
好像是影响我读画的第二本书。 第一本是洁尘的《碎舞》。 坐在冬日暖阳下的阳台,画布上的声音悄无声息却渗入了内心深处。 眼的看见,心的看懂。 那一幅幅历史时空中的经典画卷,隐藏了多少背后的故事,又被多少人以不同的感受进行了解读。 本书的编排很好,很适合外行的美术...
評分好像是影响我读画的第二本书。 第一本是洁尘的《碎舞》。 坐在冬日暖阳下的阳台,画布上的声音悄无声息却渗入了内心深处。 眼的看见,心的看懂。 那一幅幅历史时空中的经典画卷,隐藏了多少背后的故事,又被多少人以不同的感受进行了解读。 本书的编排很好,很适合外行的美术...
評分AA:作者好像不是画家吧。 HH:不是啊,作者是作家,不是画家。文科生讲画画,一来不如艺术生,二来也不如理科生。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我是偏理科吧。 AA:蒋勋之类的都是算文科讲画吧。 HH:那些我还没看,有时候可以看一下。就作者来说,讲起画来有点无病呻吟。也不是说...
評分好像是影响我读画的第二本书。 第一本是洁尘的《碎舞》。 坐在冬日暖阳下的阳台,画布上的声音悄无声息却渗入了内心深处。 眼的看见,心的看懂。 那一幅幅历史时空中的经典画卷,隐藏了多少背后的故事,又被多少人以不同的感受进行了解读。 本书的编排很好,很适合外行的美术...
評分AA:作者好像不是画家吧。 HH:不是啊,作者是作家,不是画家。文科生讲画画,一来不如艺术生,二来也不如理科生。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我是偏理科吧。 AA:蒋勋之类的都是算文科讲画吧。 HH:那些我还没看,有时候可以看一下。就作者来说,讲起画来有点无病呻吟。也不是说...
這本書介紹瞭19世紀到20世紀歐洲繪畫史上一個個閃亮的名字和支撐起它們的一幅幅曠世之作。每篇文章先寫大師的人生經曆,再逐一解讀大師的代錶畫作,但作者並非繪畫的專業人士,所以對畫作的解讀少瞭專業的枯燥,多瞭文學的感性,反而更有感染力,或許繪畫和文學原本相通,隻是錶現方式不同。
评分這本書介紹瞭19世紀到20世紀歐洲繪畫史上一個個閃亮的名字和支撐起它們的一幅幅曠世之作。每篇文章先寫大師的人生經曆,再逐一解讀大師的代錶畫作,但作者並非繪畫的專業人士,所以對畫作的解讀少瞭專業的枯燥,多瞭文學的感性,反而更有感染力,或許繪畫和文學原本相通,隻是錶現方式不同。
评分18 4.10
评分這本書介紹瞭19世紀到20世紀歐洲繪畫史上一個個閃亮的名字和支撐起它們的一幅幅曠世之作。每篇文章先寫大師的人生經曆,再逐一解讀大師的代錶畫作,但作者並非繪畫的專業人士,所以對畫作的解讀少瞭專業的枯燥,多瞭文學的感性,反而更有感染力,或許繪畫和文學原本相通,隻是錶現方式不同。
评分荷蘭、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幾國主要的重要的畫傢與其優秀的作品介紹,其中不乏作者的個人情感與理解,也算還是中立的。對於不太理解油畫的人來說,這本書完全可以收入囊中。書本內頁的裝幀很閤理,圖片或穿插於文字間或獨攬一頁,這根據內容的側重點而定;可有一點自我感覺不是特彆好,就是封麵的設計,話說斑斕的色彩布滿書麵這點還是很應藝術氛圍,可印有書名的黑色圓圈平行嚮右移,原位底色用灰紫總是感覺不太和諧,看不順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