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摘要:《古诗十九首》“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代表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峰。它诞生于汉代儒学衰微之时,旧有思想逐渐瓦解,新的信仰尚未建立。一批身处如此末世的东汉中下层文人,只得离家游学,他们面对着注定无法实现的人生志向,第...
评分自从毕业以来,人生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安然的时期。自我感觉终于解决了吃饭问题,可以心安理得地把闲暇时间用于“无用”的事情,于是就陆陆续续开始看一些诗歌的东西。先是从唐诗入手,然后发现历代文学评论都把古诗十九首放在了一个崇高的地位,远超唐诗,于是抱着好奇开始了...
评分这是一本薄薄的书,但却异常厚重。马先生以其精深的学养和耀眼的才气,在1956年用两个月的业余时间写出来,由作家出版社印过两次。两个月的书,背后是马先生一生的积淀,以及对时代和个人生命的沉思。现在很多学者也在写书,却永远没有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精气神了。信息时代,盛...
评分马茂元先生对诗歌的感发基于他的诗学功底之上,《诗经》、《楚辞》的影响很明显。比如以《湘君》、《湘夫人》之“朝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来解释《涉江采芙蓉》、《中庭有奇树》两篇,极有启发;再如《冉冉孤生竹》一篇中对”比“体的揭示,更指出其“一喻两柄”的艺术...
评分《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摘要:《古诗十九首》“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代表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峰。它诞生于汉代儒学衰微之时,旧有思想逐渐瓦解,新的信仰尚未建立。一批身处如此末世的东汉中下层文人,只得离家游学,他们面对着注定无法实现的人生志向,第...
以今人之志揣度古人诗旨,犯沈德潜所说“近于时”,谬也千里
评分胜在薄,把历代争讼简洁地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掉,虽然马浓度很高,但自己又真有些见识,就还是值得一看。
评分想起去年在印尼坤甸旱季里,在每一个中午爆裂阳光下,走在异国的乡间小路,我从宿舍去工地办公室上班。手里就拿着这么一本小册子,走到办公室差不多可以背完这十九首小诗。那时候特别自豪,心想,整个岛上恐怕就我一个人在看这本书。
评分政治性这么强
评分于是写论文的时候在图书馆找到这本欣喜若狂,还偷偷藏在书架角落里好下次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