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梁实秋 散文 散文随笔 中国文学 随笔 小品文 生活态度 雅舍小品
发表于2025-04-12
雅舍小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1939年在四川北碚雅舍所写的小品文的结集。当时,刘英士在重庆办《星期评论》,邀请作者写稿,作者用笔名一连写了10篇,即名为“雅台小品”。刊物停办后,他又写了10篇。战事结束后,作者又应张纯明之邀,继续以“雅合小品”的名义在《世纪评论》上陆续发表了14篇小品文。《雅舍小品》全部收录了这些文章。
梁实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掌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梁实秋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欧美文学。回国后,曾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949年5月移居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粱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著有《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秋室杂文》、《英国文学史》、《鸟》等,并翻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小样荐购 三207看完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790455/
评分这么看来,社会现象与国民性格几十年来居然毫无变化。梁先生大概应该是最早的猫奴,每年一篇给猫的庆生文章也真是醉人。许多民国逸事必须由他这样的同时代人写下来,才有说服力。
评分喜欢他的文字
评分这么看来,社会现象与国民性格几十年来居然毫无变化。梁先生大概应该是最早的猫奴,每年一篇给猫的庆生文章也真是醉人。许多民国逸事必须由他这样的同时代人写下来,才有说服力。
评分很有意思 值得细细咀嚼
用这个标题,是为读《雅舍小品》时的心境。 初中时读,喜的是那些令人喷饭的妙语。一本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雅舍小品全集》,老爸早起喝茶时读,我在放学后晚饭前吃汤山芋或糖芋艿点饥时读。我们活学活用。每每老妈唠叨老爸开了灯忘关之琐事,老爸就用“开电灯怕费电,再关上又...
评分梁实秋的雅舍虽名之曰雅,实则为陋,不仅地处偏僻,面积狭小,而且结构单薄,甚至无法遮蔽风雨,其环境还比不上刘禹锡的陋室。根据刘禹锡的铭文,他所居之陋室至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但梁实秋的屋舍有邻人生活杂音之乱耳、有蚊鼠来去自如之劳形,更可谓简陋至极...
评分心情阴天时,宜入“雅舍”避雨;腹中空空时,忌闻“雅舍”食香。哈! 初遇“雅舍”,正值7月加班季,是地铁上切换脑袋思维,放松心情的佳品,从代序和上篇《人世间》(尤《女人》《男人》等),甚觉梁先生是个极其幽默风趣之人,心生好感,亦觉梁先生是“妇女之友”(非现代意...
评分在正文之前先说点别的,《雅舍小品》按体裁来说是小品文,散文的一种,大概像随笔之类,小有议论胜在清新简短,文字生动,较小说来讲是很适合日常闲杂时间阅读的,本身内容也日常一点。 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是小说固然精彩,人物个性分明,情节百转回肠,但恩恩怨怨的感情总是很...
评分初读其文,不见雅舍,不见小品,只觉一股人间烟火味弥漫开来, 把人一把抛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嬉笑怒骂,吃喝玩乐,品男论女,书棋麻, 将,大俗大雅,无不淋漓尽致,视角独到辛辣,实性情中人所为也。
雅舍小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