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题

哲学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英] 伯特兰·罗素
出品人:
页数:142
译者:何兆武
出版时间:2007-4
价格:1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5175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罗素
  • 西方哲学
  • 英国
  • 分析哲学
  • 哲学入门
  • “哲学问题”
  • 商务印书馆
  • 哲学
  • 思考
  • 问题
  • 人生
  • 意义
  • 存在
  • 意识
  • 知识
  • 自由
  • 伦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作者、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当代西方最知名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他在数理逻辑的研究领域曾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和政论家。由于他多方面的成就,他一生曾获得过多种荣誉,包括1950年的诺贝尔奖。在哲学上,他的观点大抵早期是属于新实在主义的,晚年逐渐转向逻辑实证主义。本书是他早期的最后著作之一,书中较全面地阐述了他对许多哲学问题的论点,可以代表他早期哲学思想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结。

在本书各章中,我主要限于谈论那些我认为可以发表一点肯定的和建设性意见的问题,因为单纯否定的批判似乎是不适当的。为了这个缘故,本书中知识论所占篇幅就比形而上学更多些,而哲学家们讨论得很多的一些论题,倘使加以处理,也处理得非常简略。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伟大思想家,分析哲学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1913)、《数学原理》(1910-1913)、《哲学问题》(1912)、《心的分析》(1921)、《西方哲学史》(1945)、《逻辑和知识》(1956)、《我的哲学发展》(1959)。

目录信息

导言
前言
第一章 现象与实在
第二章 物质的存在
第三章 物质的性质
第四章 唯心主义
第五章 认知的知识和描述的知识
第六章 论归纳法
第七章 论我们关于普遍原则的知识
第八章 先验的知识如何可能
第九章 共相的世界
第十章 论我们关于共相的知识
第十一章 论直观的知识
第十二章 真理和虚妄
第十三章 知识、错误和或然性意见
第十四章 哲学知识的范围
第十五章 哲学的价值
附录:作者德译本前言
译名对照表
进一步阅读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不深,面向普通读者的,对一些基本哲学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哲学问题,当然各家有各家观点,罗素在本书中的观点还是很有见地,能够自圆其说的。 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我认为还是罗素对哲学和科学问题的定义和区分,很让人受用,一般读者看后肯定不再认为哲学是那种虚无缥缈...  

评分

刚刚看了一点,感觉罗素所谈及的问题都是涉及到认识论,他所提到的概念都属于认识论的范围。而且通俗易懂,作为哲学入门书籍不错,至少这样的一种入门途径比《西方哲学史》要更直接将人带入哲学的思维,窃以为如此。 刚读到讲康德一段,以为罗素对于康德的批评对康德学说不构...  

评分

柏拉图:理式,二元世界 休谟:怀疑论,若接受了二元,就避免不了怀疑论:我们永远也没法确定理式世界的存在,或者就算存在也不能对其有丝毫真确的认识(我们的所有感官都不可靠)。 康德:面对怀疑论:虽然承认世界是二元(物自体,和罗素的物理客体类似),但是就我们所认知...  

评分

柏拉图:理式,二元世界 休谟:怀疑论,若接受了二元,就避免不了怀疑论:我们永远也没法确定理式世界的存在,或者就算存在也不能对其有丝毫真确的认识(我们的所有感官都不可靠)。 康德:面对怀疑论:虽然承认世界是二元(物自体,和罗素的物理客体类似),但是就我们所认知...  

评分

之所以那么认真地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是因为哲学不比其他学科,哲学尤其不可不求甚解。我反复嚼着这本书,反复修改着我自己笔记的各种措辞,有时候改着改着发现之前自己的理解是错的。本笔记的目的是把全书的脉络基本梳理一边,有些精彩的例证也尽量保留,以求往后回来可以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思故我在?那缸中之脑呢?归纳法?感觉主要是获得了很多问题・_・?

评分

算是入门书吧。读了遍发现有些问题我小时候就思考过了。。。

评分

认识论,最后一章超值。

评分

罗素最大的问题就是总是以数学和经验的方式接近真理

评分

称之为惊险小说是有道理的,假如能够称独创性的哲学经典为地理学的话。惊险小说往往最能体现地理和地理学的美。怀特海说,对每一种思想的思考都是一次历险,因此,即使在这部大大简化主题的通俗作品上,仍有其独特的魅力。无关基本,无关通俗,有限地谈论有限的哲学,着重讨论认识论和知识论方面,与其说在讨论哲学的主题,不如说是讨论哲学的思维方式。不臃肿,不拖延,的确值得一读。对哲学的简化和通俗化都将不可避免地损失信息,一本通俗的哲学史不可避免冗言和深度不足,希求包含每个方面的结果是事事不足,因此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在其确切研究的有限领域发表独到的见解。最后几章倒是可以独立作为下篇,见解别致,仿佛又跳出哲学以外谈论哲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