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向以引领思潮为己任。是中国三十年来思想文化变迂的见证者。
知识分子——不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始终是《读书》关注的焦点之一。本书精选了十年中所发表的部分有关文章,意图展现一个世纪中知识分子的存在与社会演变的关系,既为了纪念逝者,也为了留住对历史的记忆。
本书精选了十年中《读书》所发表的部分有关知识分子的文章,具体收录了:《寂寞身后事(记梁启超)》、《蔡元培与北大》、《孤桐老影(记章士钊)》、《激情的归途(记闻一多)》、《江河万里(记黄万里)》、《后摇篮曲(记钱伟长)》、《翁文灏的六十年 》等文章。
目录 序 寂寞身后事(记梁启超) 神州袖手人甲子祭(记陈三立)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英雄”(记辜鸿铭 蔡元培与北大 精神不死,是谓不朽(记蒋梦麟) 无奈的结局(记张伯苓) 金陵别后(记陈独秀) 一位值得纪念的长者(记郑超麟) 孤桐老影(记章士钊) 翁文灏的六十年 陈光甫:一位被遗忘...
评分读书出纪念特集,让人惊喜,收录了1995-2006年十年间的精选文章,分为六本:《读书》现场、《不仅为了纪念》、《逼视的眼神》、《改革:反思与推进》、《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亚洲的病理》。买了前三本,关乎些时代文化进程的。其中最喜欢《不仅为了纪念》,记录了中国近...
评分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读书》精选,讲的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往事,零星也有专论学术的,都可谓心路历程。他们形形色色的背影,在历史演进之中,留下了或长或短的投射,影响着我们在世之人及后来者。这里仅摘出几处留下深刻印象的话语,略作交代,权当读书笔记了。顺便提...
评分读书出纪念特集,让人惊喜,收录了1995-2006年十年间的精选文章,分为六本:《读书》现场、《不仅为了纪念》、《逼视的眼神》、《改革:反思与推进》、《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亚洲的病理》。买了前三本,关乎些时代文化进程的。其中最喜欢《不仅为了纪念》,记录了中国近...
评分读书出纪念特集,让人惊喜,收录了1995-2006年十年间的精选文章,分为六本:《读书》现场、《不仅为了纪念》、《逼视的眼神》、《改革:反思与推进》、《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亚洲的病理》。买了前三本,关乎些时代文化进程的。其中最喜欢《不仅为了纪念》,记录了中国近...
论文资料用。《读书》体的回忆文章本身很好看,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其实也很好懂……
评分谁能救世界?
评分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令人唏嘘慨叹
评分纪念一个新左派《读书》的消逝。
评分在《读书》十年精选系列的六本书当中,这一本是我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本书。整本书写尽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和成长史。无论是五四期间的振臂一呼,抗战中的彷徨,抑或反右和文革时的挣扎与异化,读来都让人唏嘘不已。强力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