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O2O元年,无论是成熟的传统企业、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以电信、银行、娱乐等为代表的与民生相关的企业,都在探索和践行O2O模式,因为O2O中孕育着极富创新性的商业模式。本书是国内首部O2O方面的著作,不仅宏观上叙述了O2O的概念、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还系统阐述和解读了各行业如何借助O2O来顺利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型和升级;不仅极富洞察力地分析了O2O在营销、支付和消费体验三大方面的巨大作用,而且还经验性地总结了O2O的产品设计、O2O组织的构建与组织文化、O2O的运营。理论上,本书饱含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宏观且有高度;实践上,本书呈现和分析了大量成功的O2O案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全书共12章,从逻辑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2章),系统地讲解了O2O的概念和作用、O2O与二维码的结合,并总结了O2O对中国消费者的影响;第二部分(3~8章),阐述了O2O与电子商务、O2O与社会化网络营销、O2O对消费体验的提升与改善、O2O时代的支付之战,以及个人如何利用O2O来塑造品牌和影响力;第三部分(9~12章),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详细讲解了如何做O2O的产品设计与架构、如何构建O2O组织并塑造其文化、O2O的运营支撑体系和行为,以及大数据时代的O2O运营。
张波,上海翼码公司(电子凭证行业领导者)业务支撑部总监,专注于电子凭证和O2O的研究和实践6年多,是该领域的先驱者之一。他也是“Home O2O”的开创者和实践者,不仅对O2O在营销、支付和消费体验等领域的应用和商业模式有系统性的认识,而且对O2O的产品、组织、支撑和运营有深入的研究,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他乐于分享,在《信息与电脑》杂志和雷锋网发表了系列关于O2O的文章,同时还在多贝网举办了系列关于O2O的在线讲座,深受广大网友欢迎。
朋友送的,前几天旅行的时候带着 很快的翻完了,随手就丢在酒店了 可能现在看起来,很多东西也算比较过时了吧 毕竟行业这几年更新的太快 书的一部分功能可能是为了公司做宣传,所以 很多内容就 呵呵 了 有些部分拼凑的痕迹很重 偶尔有些章节的内容还行吧 不算是行业中人,也...
评分能做到第一本固然很难,但是全书确实鲜有看点,是在没有做到自诩“第一本著作”的程度。能做到第一本固然很难,但是全书确实鲜有看点,是在没有做到自诩“第一本著作”的程度。能做到第一本固然很难,但是全书确实鲜有看点,是在没有做到自诩“第一本著作”的程度。
评分内容还行,想法不错。但无论是文字还是排版都有点博文合集的感觉(虽然我没有看过作者博文)只是感觉口语化多一点,与“成书”的要求有点点距离(包括间距10页里就发现2个错别字)。当然,我们只要吸收作者观点,加以自己见解,Buy in 与否全然在读者脑袋里。全书看前半就够,...
评分作者从传统的电商开始说起,提到了,近几年很火的团购活动,然后又说到了,电商与,线下零售商的区别,他俩之间应该如何来衔接。现在的,电商已经不是几年前的模式了,用户也更加想要更好的服务,已经不是传统电商所能给的了。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也让我想到了,最近携程网收购了...
评分作者是做二维码解决方案的,所以整个O2O的思维和操作方式,都被牢牢地绑定到了二维码上。在作者眼里,少了二维码,就免谈O2O,真是浅薄。对于O2O商业模式的精髓,也有部分提及,但远不及某些数千字的商业文章写的深刻。
不要quote 这么多定义的话还不错
评分样书审读
评分有点啰嗦
评分某公司的广告册。弃
评分很入门的解释著作,没有太新的东西。对于了解O2O的定义什么的有一定帮助,但对于实际操作没有太大的帮助。话说回来,要真正做业务,对于定义之类的会有这么关心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