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活在正念的观照中 / 001
第一章 从静坐中觉醒 | 001
002 | 在静坐中让心止息片刻,心会变得清明
005 | 越急着让自己平静,就会变得越不安
007 | 禅,就是去观照并且随顺所有的细微之处
008 | 平静,不等于没有思绪
009 | 静坐,不需强行压抑内心的念头和情感
010 | 阳光即是绿叶,绿叶即是阳光
012 | 静坐时出现的双重自我,哪一个才是真我
013 | 快将理性之剑放下,别把自己砍成碎片
014 | 别让你的心沦为战场
015 | 禅,不是要跟内心的问题奋战
017 | 学会在一切活动中保持觉知
019 | 我们的举止,就是禅的境界
020 | 你会用多少时间喝杯茶
021 | 我们所洗的每一个碗都是奇迹
022 | 神圣与世俗的疆界已泯除
024 | 如何培养觉知?你得自寻答案!
026 | 绽放一抹微笑,你就安住于觉知之中了
028 | 数息,可以让你平静且专注
029 | 身体本身就是真理
030 | 一株薄荷带来的影响,与一首诗完全相同
032 | 每个人都必须找到一处心灵家园
034 | 借由觉知,日常生活的行动都会产生新意义
035 | 保有觉知,我们就是“佛陀”
038 | 行的目的在于看清实相
039 | 伟大的发明经常是通过直观而启悟
040 | 在梦中也能保持觉知
041 | 通过禅观,实相会慢慢呈现
043 | 一粒盐溶入海洋
第二章 你得自己去看见 | 053
054 | 不要将命运交托于他人之手
057 | 让你的窗户开着,随时迎接生命中的奇迹
058 | 学习让感官之窗收放自如
060 | 奇迹一直都在那儿
063 | 我们就是自己所呈现的事物
064 | 别让觉知和觉知的对象分离
065 | 这个世界真的在你身体之外吗
068 | 实相是不能被界限的
069 | 智慧是觉知的结果,而非思想的结果
072 | 从蜜蜂的舞蹈中感受到的启发
073 | 智慧,是努力不受知识束缚的结果
075 | 般若智慧,是一种直接而当下的融入
076 | “知晓”,遍存于所有生物
077 | 智慧无处不在
079 | 我们把“心”落入了概念的陷阱中
080 | 实相,是无法被概念捕捉到的
081 | 每个行为都是行为本身的主体
085 | 无生物呀,你们有灵魂吗
086 | “知晓”就是宇宙的生命本身
087 | 切莫在恍惚中失落了自己
第三章 一尘一世界 | 093
094 | 禅,不是将自己与思想情感的世界隔绝
097 |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099 | 其小无有内,其大无有外
101 | 禅观自身中存在的整个宇宙
103 | 世间的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
105 | 每一个个体对于整体都是不可或缺的
108 | 禅并非模仿,而是创造
109 | 伟大深刻的领悟才会产生伟大的悲悯
111 | 所有生命都必须为生存而奋斗
113 | 和解源自悲心
114 | 社会若要改变,人类的意识就需彻底改变
116 | 当下是唯一永无止尽的事物
118 |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现于毫端
120 | 时间和空间彼此含纳
122 | 在橘子表面爬行的蚂蚁
124 | 舍弃才能有新发现
第四章 没有人能告诉你答案 | 129
130 | 松果之所以存在,不是为了供人类取暖
132 | 了知实相的心灵创造了粒子世界
133 | 观察者与参与者
135 | 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
137 | 既非有形,也非不存在
139 | 注视一把椅子,就能看见一片森林
141 | 否定椅子的存在,就是否定整个宇宙的存在
143 | 即使在街上与佛陀擦肩而过,也认不出来
145 | 与其告诉他答案,不如请他亲自尝尝看
147 | 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回答
148 | 生死之网可以被撕碎
150 | 解脱生死不能单凭知识上的理解
153 | 一片树叶能直接引领我们进入非概念的真实
156 | 宇宙万物的样貌,可能都是心的投射而已
157 | 心是一面让万物无所遁形的大圆镜
159 | 实相本身永远处于流动状态
161 | 以智慧之眼看清实相
162 | 每一个人的记忆并非专属自己的珍贵财产
164 | 让觉知的太阳映照佛性
165 | 通过一片叶子,看见心和宇宙完美合一
166 | 从相互依存到圆满真实
167 | 在一个粒子中,我们能见到整个宇宙
第五章 平静的力量 | 175
176 | 幸福从纯然的觉知中生起
178 | 修习正念,你永远都能再开始
180 | 我的爱,你是谁
183 | 慈、悲、喜、舍,是谛观万物相互依存的成果
184 | 在觉知的瞬间,生命会以不可思议的实相呈现
186 | 欲静则静
187 | 若你当下并非活在平静中,将来永远也办不到
188 | 一切取决于你内在的平静
191 | 慈悲的人会在众生身上看见自己
193 | 看着你的手,我的孩子
195 | 你为何要哭泣呢,我的姐妹?
196 | 一切尽在“知晓”中
后记在禅修的迷雾森林中披荆斩棘 / 201
· · · · · · (
收起)
评分
☆☆☆☆☆
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好好保护内心的平和宁静。以慈、悲、喜、舍之心谛观万物,看透生死。平静对待生命中接踵而至的种种。某一刻,我突然放下了,是因为我不再把使自身快乐幸福的概念赋予与他人他物,我的精神力量便是我自己的平静。
评分
☆☆☆☆☆
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好好保护内心的平和宁静。以慈、悲、喜、舍之心谛观万物,看透生死。平静对待生命中接踵而至的种种。某一刻,我突然放下了,是因为我不再把使自身快乐幸福的概念赋予与他人他物,我的精神力量便是我自己的平静。
评分
☆☆☆☆☆
看完《正念的奇迹》,推荐看这本
评分
☆☆☆☆☆
上午突然想看的书。概括起来,这本讲的是觉知的智慧。一点笔记: 1) 我们就是自己所呈现的事物. 2) 禅修不必远居深山不必仪式庄重,从日常的修习开始就可以了。从练习觉知自己的每个动作,每个举止每个微笑每个情绪,吃饭喝水呼吸睡觉,每个姿势每个意念每个忽视。观照自身与周围的一切关联。3) 不二即是无边际,想象自我与周遭一切联系的可能。4) 感受自己的呼吸与血液与每个感官和器官的联系,明白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同理,自己跟周围的蚂蚁蝴蝶蟋蟀天牛都有联系,想明白这个,也对每个生命多一份尊重(蚊子还是要拍的)。5) 思绪无常,就像从窗户飞进来的蜜蜂,嗡嗡嗡。6)觉察每个情绪每个意念每个举止,都能对自己多份了解。7) 了然自己的需要和悲喜取舍,才能定与慧。
评分
☆☆☆☆☆
很感谢一行禅师,将我领进禅宗的世界当中。 5年前,那时的我只是觉得神奇而已,但并没有继续修行下去。现在回头看来,它真的很棒!(属于那种越看越深刻的 优秀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