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骑马出城,走上北方的道路,那是蛮荒之地的方向,但当他们还未完全消失在城市的视线之外,他们便悲剧性地调转坐骑的头,前往西边,痴迷地、沉醉地骑向那西天的晚红,骑向傍晚的土地和远方日落中的喧嚣……
霍尔顿法官是一个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伊阿古有相似文学价值的凶徒和恶魔,在麦卡锡笔下暴力描绘已变成了令人惊叹的艺术技能,一种可与梅尔维尔和福克纳一较高低的艺术技能。在我看来,《血色子午线》应该是美国真正的末世预言小说。——哈罗德?布卢姆
麦卡锡先生明示我们去见证邪恶不是为了去理解邪恶,而是为了去证实其不可解释的现实存在,他精巧的语言将现实与超现实链接在一起,震动得我们无法再安然于现状。——凯林?詹姆斯(《纽约时报》书评人)
大体说来,小说的情节是一个人的历程,盗用书中原话表达,就是没完没了的“他继续骑行”。主人公无名无姓,大字不识,全书在其不同年龄段分别称其为“孩子(the child)”、“少年(the kid)”和“男人(the man)”。故事重心是主人公少年时的经历。他生来丧母,十四岁时离家游荡,常与人打架斗殴。后来被拉去加入美国的军事阻挠队伍,前往墨西哥,出师不久,便遭到了印第安人的致命打击。而后因为偶然,他又加入受雇于奇瓦瓦州州长的头皮猎人队伍。该队伍由罪犯、老兵和印第安人组成,头目是美墨战争老兵格兰顿,而实际的灵魂人物是霍尔顿法官。在此二人的带领下,队伍与奇瓦瓦州州长达成协议,专门不加区分地屠杀各种印第安人(包括好战的阿帕契人和热爱和平的踢格人等)和墨西哥人,以遇害者的头皮为收据换取黄金。队伍在墨西哥境内四处游荡、大肆屠杀,老幼妇孺均不放过。最后协议终止,队伍在占领尤马渡口期间,遭到曾加害过的尤马人的报复,几乎全军覆没,成员或死或逃,少年逃脱后也离开队伍。小说的主要情节便是他们在荒漠、村庄、山间、城镇的各种暴行。小说最后跨越到二十八年后,已成为男人的主人公在格里芬的蜂巢酒馆遭遇法官,被其杀害,队伍成员至此全部牺牲,而小说也在法官的舞蹈中结束。
科马克·麦卡锡,美国小说家和剧作家,代表作有《血色子午线》、《边境三部曲》、《老无所依》、《路》等。他和托马斯·品钦、唐·德里罗、菲利普·罗斯一起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同时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麦卡锡的笔是疯子吧,从没读过那么美的荒漠,苍山,厉石,墨夜。一路头皮赏金猎人的杀戮,是文学的一镜到底,比《发条橙》厉害很多的暴力美学。 “因为你们的理念可怖而你们的心灵脆弱。你们的怜悯、你们的残忍荒诞,焦躁不安永无止息,仿佛不可抗拒。最终,你们害怕鲜血,越来...
评分说起《血色子午线》的出版,实在一波三折。拿到版权,是2010年初的事,签好翻译合同,是在年中。然后译者出国、生子,拖稿拖稿再拖稿。然后彻底失去联系。直到2012年初,我迫不得已动用微博的强大力量,才把译者从茫茫人海中挖了出来,同时还招致诸多海外同胞的痛斥,说我暴露...
评分麦卡锡的笔是疯子吧,从没读过那么美的荒漠,苍山,厉石,墨夜。一路头皮赏金猎人的杀戮,是文学的一镜到底,比《发条橙》厉害很多的暴力美学。 “因为你们的理念可怖而你们的心灵脆弱。你们的怜悯、你们的残忍荒诞,焦躁不安永无止息,仿佛不可抗拒。最终,你们害怕鲜血,越来...
评分为了配合科马克·麦卡锡在小说中那大段大段没有一个标点符号的长句子,我也写了一个老长的题目,虽然这并非我心目中这部小说的主旨,但是却是这部小说的表象。这部小说不好读——相对于那些你可能读上一天就能收官的小说来说,它是艰辛的晦涩的复杂的,书中不停变幻的场景和毫...
评分科马克•麦卡锡的确是独开一脉——末世诗学。 在开读中译《血色子午线》之前,几次捺不住诱惑,想尝试读读看原文。那是惨不忍睹的熬人!读不下去,是我底气不足吧。据说Harold Bloom也是在读第四遍之后才进入到麦氏文本之中。 作者语体、叙述、节奏、人物均给我一种格格难...
这样平面、单调、重复的暴力叙述我已经在《伊利亚特》里见识过了,读起来实在是觉得有些无聊。让我很失望的一部麦卡锡小说。加上中文翻译的糟糕,读不下去了。以后再看看英文原文。
评分诗意的杀戮。大段大段的福克纳式无标点无句读一口气读不完噎死人不偿命即便读完也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的意识流景物流动作流的文字真的很牛逼么
评分沙漠是公路 战争即旅途 杀戮使人退化为牲畜 你我皆为猎物 轮回永无终结 分尸、砍头、掘人骨 战神统治世界
评分这才叫牛逼的荒野叙事:暮色中某种黑色生物从夜空中振翼而下,在你熟睡时它暴露的嘴唇王出一个可怕的笑容,牙齿在星光下泛着青光,在你的脖子上小心地弄出两个很窄的小槽,收起双翼,开始吸血...
评分我真是爱这些美国南部作家(田纳西算南部吧?),一个个都具有不可解的力量。这本几乎被互文的游戏充斥的书——仅我所察觉的就有马尔克斯,伊利亚特,莱辛,丁尼生,当然还有麦尔维尔,猜想中应该还有我不熟悉的对西部小说的戏仿——竟然是如此冷峻并沉重。霍尔顿的形象之不可解一如Moby Dick。是和奥康纳同等意义上的一生之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