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围绕着“沙宗琪推拿中心”一群盲推拿师展开。小说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的生活,无论中西,明眼人作家写盲人多少有点“隔”,为了克服这“隔”,惯常是将小说写成象征或预言,是升华也是闪避。毕飞宇闭上眼睛,反其道而行之,老老实实“让盲人在小说中过日子”,以细腻熨帖的文笔,饱满而生动的叙述,写出一群盲人在急剧发展的都市丛林中的艰辛奋斗、日常劳作,以及梦想与尊严。
毕飞宇,1964年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任教于南京特教师范学校,1992年至1998年任《南京日报》记者,1998年至2013年任职于江苏省作家协会,现为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毕飞宇创作工作室)教授。著有《毕飞宇文集》(四卷),《毕飞宇作品集》(七卷),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篇小说《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推拿》等。《推拿》,2008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
毕飞宇在有关《推拿》的访谈中表示自己因身体的原因开始接触盲人推拿师这一特殊群体。而当交往渐深,他却慢慢感受到盲人的喜怒哀乐其实同健全人没什么差别,于是他开始想写些什么。这之后的一次,当他推开推拿中心的门时,猛然意识到门外与门内还是有太多不同——有些东西在门...
评分茅盾文学奖应该是中国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奖项,它也确实在十几年前介绍了很多好书给我。但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回头来看这个奖却丝毫未变。 推拿是一本好书。只是它不是我的书了。只能这么表述。 我在看前200页的时候,还是表现出了兴趣。但在那个页数之后,我就像听妈妈唠叨一...
评分“沙宗琪推拿中心”这个小圈子里面各色人生百态。每个人都有交集都有难处和沉默的地方。他们有“眼睛”也有“心眼”,更是明白人。他们也许会有一点点自卑但他们自立自强,自力更生又珍重自己的自尊。小圈子的社交,大圈子的不容易,他们都“看得见”。很佩服毕飞宇老师对于内心的描写刻画的细腻度,还有按摩的专业表述。
评分很久没有一部小说看到流泪。健全人和盲人有什么差别?吃饭、做爱,爱上一个人或拒绝一个人,悲欢离合,七情六欲,其实都一样。用不着我们去悲天悯人,他们比我们更懂得慈悲。他们辨不清色彩,却看得清世态炎凉;他们看不到美貌,却更懂得爱恨情仇。多得是身体健全眼眸污浊的帅哥美女,多得是满嘴谎言虚伪做作的学者富贾,人性的高贵不在于身材相貌财富知识,全在于真善美。因为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评分盲人,因为无法看到,而更加敏感、脆弱,这也决定了盲人群体的内部关系,盲人与盲人间的个人关系,并不比健全人简单。尽管他们对生活大多理解得非常透彻,但是盲人与盲人之间,却很难相互理解,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方的痛点在哪里,永远无法看到对方的表情。《推拿》的是盲人间的爱情,期间穿插着推拿师们的生活、工作与经营——盲人可以买股票买得血本无归,可以合租在商品房里,可以健身,可以读书,可以挥刀砍人,可以……盲人看不见,但是能看见的我们——就像书中的推拿中心前台、厨师,即便看得见又能如何呢?还不是常常瞎了眼“盲”了么?
评分称得上佳作但不能算是杰作,比起《青衣》来我更喜欢这一本,让我想起好多以前看过的书,想起《活着》里面最柔软的温情。而且本土的小说就有心有灵犀的感觉,很有生活气,不显得庄重但包含真理,生活的真理。诙谐甚至带点小俏皮,很多话都想记下来。
评分一次一次被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