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教與扶乩信仰

香港道教與扶乩信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作者:志賀市子
出品人:
页数:350
译者:宋軍
出版时间:2013-6
价格:$14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629965037
丛书系列:道教研究學術論叢
图书标签:
  • 道教
  • 扶乩
  • 宗教
  • 人类学
  • 文化
  • 志贺市子
  • 宗教研究
  • 港台版
  • 香港
  • 道教
  • 扶乩
  • 信仰
  • 民间宗教
  • 传统文化
  • 宗教实践
  • 文化研究
  • 灵异现象
  • 社会信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香港市區林立的唐樓中,分布著一批俗稱「道堂」或「道壇」的宗教組織,從事「扶乩」這一中國古老的降神術以及誦經活動。這類屬於道教系統的宗教團體,由於並沒有十分明顯的外部特徵,歷來不太為人所知。本書作者前往道堂實地參與觀察、訪談調查,結合道堂發行的刊物以及在香港、廣東、日本所收集的地方志、文史資料、筆記、善書等文獻資料,從信仰、功能、歷史背景與展開過程四個層面描述道堂的全貌。本書通過具有歷史視域的民族志的敍述方式,揭示出香港道堂和近現代香港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宗教、社會、歷史等各種因素間的錯綜關係。

作者简介

作 者

志賀市子,日本筑波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科博士,現任茨城基督教大學教授。主修文化人類學,研究中國華南地區的道教和民間信仰、東南亞華人宗教文化。

譯 者

宋軍,曾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長期研究明清宗教結社歷史、基督教會史。

目录信息

圖表一覽.................................................................................................. ix
中文版序................................................................................................ xiii
前言........................................................................................................xvii
序章 中國民俗宗教研究的課題........................................................... 1
第一節 中國宗教研究新動態 ....................................................... 1
第二節 道堂研究的視角 ............................................................. 11
第三節 關於道堂的先行研究及本研究的課題 ......................... 26
第一章 扶乩的性質............................................................................. 33
第一節 扶乩及其歷史 ................................................................. 33
第二節 香港的巫術與扶乩 ......................................................... 44
第三節 乩手的成巫過程 ............................................................. 55
結 語 ............................................................................................. 69
第二章 扶鸞結社中的神與人 .............................................................. 71
第一節 道堂中的扶乩 ................................................................. 71
第二節 通過乩示展開的神與人之間的交流 ............................. 76
第三節 扶鸞結社的決策 ............................................................. 86
結 語 ........................................................................................... 102
第三章 道堂在都市社會香港的社會功能....................................... 105
第一節 作為都市宗教中心的道堂 ........................................... 105
第二節 道堂的喪葬事業 ........................................................... 119
結 語 ........................................................................................... 142
第四章 道堂運動的背景——清末廣東道教與呂洞賓信仰.......... 145
第一節 清末廣東道教界 ........................................................... 152
第二節 呂洞賓信仰諸形態 ....................................................... 163
結 語 ........................................................................................... 178
第五章 清末珠江三角洲地區道堂運動的展開............................... 179
第一節 初期道堂運動 ............................................................... 180
第二節 光緒年間的道堂運動 ................................................... 199
結 語 ........................................................................................... 215
第六章 民國時期廣州呂祖道堂
——信善堂的人們及其宗教世界 ...................................... 217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道堂運動 ................................................... 217
第二節 信善堂的成立 ............................................................... 221
第三節 《為善最樂》的宗教世界 .............................................. 229
結 語 ........................................................................................... 249
第七章 戰後的道堂運動與香港道教界........................................... 251
第一節 從廣州至寶台到青松觀
——戰後道堂雛形的形成 .......................................... 252
第二節 信善系統的展開過程 ................................................... 267
第三節 香港道教聯合會的形成 ............................................... 277
第四節 面向1997年香港回歸 .................................................. 281
第五節 跨越1997年 .................................................................. 286
結 語 ........................................................................................... 289
終章 道教與扶乩信仰....................................................................... 291
第一節 香港的道堂與扶乩信仰 ............................................... 291
第二節 近代廣東道教界形成的關鍵
—全真教與呂祖扶乩信仰 ...................................... 297
附論 廣東省的道觀復興事業
—跨國主義、歷史、共同體 .............................................. 305
附加資料A 以信善紫闕玄觀信眾為對象的問卷調查統計表 ........ 327
附加資料B 《為善最樂》原文例 ....................................................... 331
日文版(1999)後記.............................................................................. 335
參考文獻............................................................................................... 339
關鍵詞索引........................................................................................... 36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這是在兩千年前後的研究,最近才譯成中文與中文讀者見面。 ﹣扶乩信仰有‘巫術’的成份,看這信仰如何透過用文字取代符號來顯示自己的‘文化’,也與占童那種狀態有所區別,足見扶乩與廣府文人、三教之合流。 ﹣書中頭幾章描述香港的道堂、喃嘸佬以至喪禮,十分生活化,是...

评分

﹣這是在兩千年前後的研究,最近才譯成中文與中文讀者見面。 ﹣扶乩信仰有‘巫術’的成份,看這信仰如何透過用文字取代符號來顯示自己的‘文化’,也與占童那種狀態有所區別,足見扶乩與廣府文人、三教之合流。 ﹣書中頭幾章描述香港的道堂、喃嘸佬以至喪禮,十分生活化,是...

评分

﹣這是在兩千年前後的研究,最近才譯成中文與中文讀者見面。 ﹣扶乩信仰有‘巫術’的成份,看這信仰如何透過用文字取代符號來顯示自己的‘文化’,也與占童那種狀態有所區別,足見扶乩與廣府文人、三教之合流。 ﹣書中頭幾章描述香港的道堂、喃嘸佬以至喪禮,十分生活化,是...

评分

﹣這是在兩千年前後的研究,最近才譯成中文與中文讀者見面。 ﹣扶乩信仰有‘巫術’的成份,看這信仰如何透過用文字取代符號來顯示自己的‘文化’,也與占童那種狀態有所區別,足見扶乩與廣府文人、三教之合流。 ﹣書中頭幾章描述香港的道堂、喃嘸佬以至喪禮,十分生活化,是...

评分

﹣這是在兩千年前後的研究,最近才譯成中文與中文讀者見面。 ﹣扶乩信仰有‘巫術’的成份,看這信仰如何透過用文字取代符號來顯示自己的‘文化’,也與占童那種狀態有所區別,足見扶乩與廣府文人、三教之合流。 ﹣書中頭幾章描述香港的道堂、喃嘸佬以至喪禮,十分生活化,是...

用户评价

评分

另,中国のこっくりさん: 扶鸞信仰と華人社会

评分

另,中国のこっくりさん: 扶鸞信仰と華人社会

评分

呈现和梳理了香港道坛的现状和源流,资料丰富。有意思的点,一是展现了扶乩在道坛成长中的作用,以及制度化之后渐渐淡出的历史,二是展现了逐步迈向中产阶级社会的过程中道坛组织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义理型逐渐取代神启型。三是展现了香港本土道坛为了取得“全真龙门正宗”,区别于本地“南无佬”而与大陆道教积极联系,建构自身的过程。缺点在于分类上,作者的研究对象是香港道教排除了先天道和一贯道之后剩下的那些道坛,其实完全可以将它们视为从地方信仰成长为制度性宗教的中间阶段,忽视了他们从前在大陆与会道门之间的联系无疑削弱了这种动态视角。

评分

道堂附靠全真教系统的扶鸾结社,精彩!

评分

道堂附靠全真教系统的扶鸾结社,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