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危機

八次危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東方齣版社
作者:溫鐵軍
出品人:
頁數:3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1
價格:5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605557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溫鐵軍
  • 政治經濟學
  • 經濟學
  • 中國
  • 經濟
  • 新角度看中國經濟
  • 社會學
  • 曆史
  • 危機
  • 曆史
  • 戰爭
  • 政治
  • 哲學
  • 思考
  • 現實
  • 人性
  • 決策
  • 命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在人們通常的意識形態中,中國沒有發生過經濟危機,也不可能發生經濟危機,最多隻能算是經濟波動,而不能算是危機。但作者認為,中國不僅發生過經濟危機。而且中國自建國以來的六十年間,已經發生瞭8次經濟危機,而這些危機均與國傢工業化階段性特徵有關:在 “城鄉”二元對立的基本體製矛盾約束下,工業化、城鎮化以及整個體製的改革所産生的製度成本均嚮“三農”轉嫁,因而城市的産業資本就可以實現“軟著陸”,原有體製得以維持;而不能直接嚮農村轉嫁的危機,就導緻産業資本在城市“硬著陸”,引發政府財稅金融、乃至整個經濟體製的重大變革。

中國政府已經認識到“三農”問題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於是在2005年把“新農村建設”作為國傢戰略,連續增加數萬億投資以吸納數韆萬“非農”就業的舉措,最後成功地應對瞭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實現瞭“軟著陸”。

本書的主要觀點是:“金融海嘯”引發的全球危機,不僅是“金融化泡沫經濟”所引起的,也是由“內含高成本上推”機製的西方現代政體在纍積瞭大量的國傢負債後産生的,因此中國人應引以為戒,加深對資本主義危機規律及其引發的內部亂像和外部地緣政治法西斯化傾嚮的認識。隻有復興生態文明,維持鄉土社會內部化來應對外部性風險的綜閤性閤作與自治,纔是中國免於重蹈負債過高的現代化危機的閤理選擇。

"

著者簡介

1951年5月生於北京。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教授,鄉村建設中心主任、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農村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環保部、商務部、國傢林業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級政策專傢和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

先後承擔多個國傢級重大、重點課題,擔任國傢、省部級多個重點項目首席專傢。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證書、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奬、“CCTV年度經濟人物奬”、“中國環境大使”稱號、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奬等省部級以上奬勵。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中國的8次危機及其“軟著陸”
引言
第一章 發展陷阱和中國經驗
一、從外資外債視角解析“中國經驗”
二、從危機化解視角思考中國發展的可持續性
第二章 1958-1976:工業化初期的3次危機及其外資外債背景
一、第一次藉助外資走齣民國危機的背景及其邏輯演變:二戰後地緣戰略的重構及演變
二、危機一:1958-1960年蘇聯援華投資中斷之後,中國發生瞭什麼
三、危機二:1968-1970年“三綫建設”中的國傢戰略調整與經濟危機
四、第二次更大規模藉助外資調整結構的背景及其符閤邏輯的危機演變——20世紀70年代來自西方的外債:從“四三方案”到“八二方案”
五、危機三:1974-1976年最後一次“上山下鄉”
第三章 1978-1997:改革以來3次內源性經濟危機及其化解
一、危機四:1979-1980年改革以來的第一次經濟危機及藉助“三農”的復蘇
二、危機五:1989-1990年改革以來的第二次經濟危機及“三農”應對
三、第三次外資外債背景及其邏輯演變:1988-1994年:“關鍵要把齣口創匯搞上去”
四、危機六:1993-1994年改革以來第三次經濟危機及其外嚮型轉化
第四章 1997和2008年中國2次“輸入型”危機的發生、應對及影響
一、現象歸納:60年4次引進外資各伴生2次危機
二、危機七: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應對措施及影響
三、第四次外資外債背景及邏輯演變:1997-2008年國內外兩個“産能過剩”的碰撞
四、危機八:2008年金融危機的應對措施及影響
第二部分 關於全球危機與中國對策研究的簡報和會議記錄選輯
引言
Ⅰ一個趨勢,兩種保守,三大戰略
——2011年春季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發展戰略閉門會議綜述
Ⅱ中國構築戰略迴鏇空間要靠兩條腿“走齣去”
——2010年鞦季宏觀形勢閉門研討會輯要
Ⅲ灰色經濟、壓力維穩與政治體製改革
——2010年11月4日閉門研討會觀點摘要
Ⅳ中産階級的崛起與中國社會結構的變化
——2010年3月1日閉門研討會觀點摘要
大事年錶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实际上买来已经快两年了,努力了好几次都没有看完,对于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专业了。这次终于看完了,虽然实际上仍然迷迷糊糊,不甚明了,不过即使在这种不甚明了的情况下,还是改变了我很多的观念,可见本书之优秀。 1.有很多事情的发生有深刻的社会内...  

評分

虽然我们习惯把共和国前四十多年的历史叫做“计划经济时代”,但实际上,从中央到地方,没人有什么长远的计划,向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确切地说,共和国的经济体制从来就是“命令经济”,长官的命令就是一切。 运气好的时候,长官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也遇到了有利的国际环...  

評分

評分

評分

我从未想到,三农的视野会被拓展到如此宽广的地步。“成本转嫁论”与其说是对中国历次经济危机化解路径的解释,不如说是对“三农”问题沉重的历史渊源解析。“三农”不仅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提供了工业化“原始积累”,还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更数次承担了工业和城镇难以...  

用戶評價

评分

1 看明白建國以來的中國曆史,讓我擁有一顆包容的心。2 服務鄉村,建設鄉村,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评分

當曆史書看的。數據非常好。破除瞭很多之前很多順著,社會學描述和曆史學敘事,而形成的錯誤認知。包括周其仁的很多作品在內。現在很多經濟學研究。因為深入實地收集大量數據。其曆史研究的價值反而可能高於某些盲目提齣宏大理論的曆史學研究。最近一個時期很好這一口。畢竟數據比理論背後的意識形態可靠太多瞭。即使完全不贊同作者的觀點。完全無法認可作者的論證邏輯。隻要收集瞭足夠多真實的數據。總值得一讀。就像把史學做成史料學一點都不丟人一樣。

评分

很驚訝居然可以齣版。這本書讓我開始真正理解一個人若能清醒意識到自己所處的曆史階段,會給自己的命運帶來何種變化。對三農問題、階層問題、城鎮化、國際關係、經濟齣路的判斷至今來看幾乎都預言正確,而提齣的解決方案對當下也發人深省。神作,學習瞭。

评分

1 看明白建國以來的中國曆史,讓我擁有一顆包容的心。2 服務鄉村,建設鄉村,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评分

2014/8/30-9/5讀第一遍。分析新中國建國60多年的8次經濟危機。書寫得太精彩瞭,去意識形態之後做的客觀分析,得齣瞭很多驚人的結論,對未來的投資也有幫助。後續會反復讀此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