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的回声》是汉密尔顿于90高龄写的最后一部作品,书中以简约轻松的笔法以及短小精致的篇幅向我们展示了古希腊灿烂文化的兴衰史。汉密尔顿以其渊博的古典知识诠释了被视为西方文明根基的自由、民主等理念在雅典这个人口稀少、战事频仍的贫瘠小国的勃兴与践行,以及希腊精神的衰微。
依迪丝·汉密尔顿(1867-1963)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古典文学普及家”(不列颠百科全书语)。早年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学,阅读拉丁文和希腊文典籍是她一生的爱好。她在慕尼黑大学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成为在慕尼黑大学求学的第一位女性。她一生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研究和写作。著作有:《希腊精神》《罗马精神》《以色列的先知》《希腊文学的伟大时代》《神话》《真理的见证:基督及其诠释者》《上帝的代言人》和《希腊的回声》。
一、机缘 我站在那里,不知道在等待什么。一次在豆瓣偶然间翻到了汉密尔顿的《希腊的回声》,仅仅试读了第一章“自由”,我便仿佛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下单,收书。之后的两天,无论是在办公室里、地铁上,还是去黄山开会的火车上,我手捧着这本书,片刻不离,直至读...
评分关于教育理念: 伊索克拉底,认为学生首先“能够制定正确的行动方案,其次,他会以平和的心态去结交任何难以相处的人,在一切人面前表现出公正和文雅。第三,他能在逆境与痛苦中把握自身。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他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我认为内心和行为的完美统一才是受教...
评分一、机缘 我站在那里,不知道在等待什么。一次在豆瓣偶然间翻到了汉密尔顿的《希腊的回声》,仅仅试读了第一章“自由”,我便仿佛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下单,收书。之后的两天,无论是在办公室里、地铁上,还是去黄山开会的火车上,我手捧着这本书,片刻不离,直至读...
评分一、机缘 我站在那里,不知道在等待什么。一次在豆瓣偶然间翻到了汉密尔顿的《希腊的回声》,仅仅试读了第一章“自由”,我便仿佛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下单,收书。之后的两天,无论是在办公室里、地铁上,还是去黄山开会的火车上,我手捧着这本书,片刻不离,直至读...
评分伯罗奔尼撒战争旷日持久绝望惨烈,战后的雅典光荣不复,精神坍塌,服务国家不再是个人的渴望与义务,国家在这里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治工具。西方的自由即将黄昏,东方的暴君虎目相向。彼时雅典最出色的三位智者,柏拉图自我放逐到山野之间从事教育,狄摩西尼带领学生热衷于法...
短短不到两天,迅速读完,深受震撼。
评分依迪丝•汉密尔顿在《希腊的回声》一书中,讲述了希腊由盛及衰的故事。在汉密尔顿的心中,希腊尤其是雅典人,笃信自由是最高的价值,个体性的自由创造是他们内在的需要。而与此相对照,罗马人则注重权威、强调服从,且由于过于注重眼前的东西而显得鼠目寸光。希腊人遭遇了失败,但希腊精神却永不磨灭。
评分依迪丝•汉密尔顿在《希腊的回声》一书中,讲述了希腊由盛及衰的故事。在汉密尔顿的心中,希腊尤其是雅典人,笃信自由是最高的价值,个体性的自由创造是他们内在的需要。而与此相对照,罗马人则注重权威、强调服从,且由于过于注重眼前的东西而显得鼠目寸光。希腊人遭遇了失败,但希腊精神却永不磨灭。
评分挺有意思。
评分希腊的精神以外,在这本汉密尔顿本人八十岁时写下的书里仍然能感受她情操之高尚,我却已经自觉麻木,与那个古典世界的人相比,我所在意和思索的都太少…下午读普鲁塔克那一章,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不能解决我所有困惑,但包括这本书本身都不过是个引。 也许正因为汉密尔顿八十高龄,这本书显然没有《希腊精神》精彩,加上作者翻译,读过一遍仍然觉得浮在表层,但它已经分明向我发问了,“而火种可以在那里被发现和点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