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哲学》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丹纳主张研究学问,应“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他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从这原则出发,阐扬了意大利、尼德兰和古的艺术流派。最后一编“艺术中的理想”,为丹纳的美学。全书不但条分缕析,明白晓畅,而且富有热情,充满形象,色彩富丽,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之弊。
丹纳(1828—1893)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实证主义的杰出.使用一于律师家庭。自幼博闻强记,二十岁时以第一名考入国立高等师范,专攻哲学。曾任巴黎美术学校美术史和美学教授。著有《拉封丹及其寓言》、《英国文学史》、《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论智力》、《现代法兰西渊源》、《意大利游记》、《艺术哲学》等。
丹纳的《艺术哲学》可谓是文艺批评史上的名篇。它于19世纪下半叶出版,20世纪60年代译成中文,对中国和世界的文艺理论发展都有不小的影响。然而,无论从现代艺术还是学术的角度看,丹纳的《艺术哲学》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谨立足当下,对丹纳于一个半世纪前发表的文艺批评...
评分 评分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是一本引人思考的书,一本让人放不下的书, 行文无比流畅,大师气概显露无遗。 也许如前言所说,这本书里的观点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理解他,甚至去同意他,疑义相与析。 本人读过后愉悦至极
评分个人以为这本书之所以被最早介绍到国内来,是由于其作者是以近似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述其美学思想的,对时代和经济对美学思想的影响十分强调,不同于黑格尔与谢林德国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体系过于强调抽象的哲学逻辑,因此更容易被中国人所理解。 本书介绍了西方美学思想中的三...
评分在发小的新居里,偶尔谈起创作和痛苦的关系。 是的,每一次创作的过程,其实是穿透一种痛苦。 “这种可怕的努力不能不产生痛苦和骚乱。 现代最善于用色彩的人,不论文学家或画家, 都是耽于幻象的人,不是过于紧张,就是精神骚动。” 这正是在兴之所至的表象之下, 艺术...
与其说是讲“艺术”“哲学”,不如说是讲欧洲的区域史和民族性。史论的成分多,剖析艺术的比重少。且确实仅挑选了符合观点的史料,有前后矛盾之处。本书最大的优点是以系统的、普遍联系的思路探究艺术流派的形成与变迁。傅雷先生的译文清新隽永,译注周到体贴,难以超越。配图与行文不符,未用心。作者以归纳得出观点,过于强调环境,尤其是时代精神的影响,而忽略其他因素。部分观点不适用于中国古代艺术,也不适用于现代艺术。
评分大众象个人一样有时会有错误的判断,错误的理解,但也象个人一样:纷歧的见解互相纠正,摇摆的观点互相抵消以后,会逐渐趋于固定,确实,得出一个相当可靠相当合理的意见,使我们能很有根据很有信心的接受。
评分文笔真好,傅雷翻译的太棒了,读起来顺畅舒服。蛮单纯的,就不吐槽那过于明显的弊病了
评分这书超棒!!!豁然开朗~【起床,吃饭老师推荐的!
评分经典无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