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存稿

方言存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李榮
出品人:
頁數:314
译者:
出版時間:2012-10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7664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語言學
  • 方言
  • 音韻學
  • 語言
  • 文化
  • 李榮
  • 語言學
  • 漢語語言學&文字學&目錄文獻學
  • 方言
  • 存稿
  • 語言
  • 文獻
  • 地方語言
  • 民間語言
  • 文化傳承
  • 口頭傳統
  • 語言資料
  • 方言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破除“理論”迷信,強調“理論齣於事實,並且受事實的檢驗”。如何為漢語這種方言分歧嚴重的語言分區,如何把現代方言和曆史文獻結閤起來考訂本字,如何從語言與文字的關係來研究漢字問題,作者在本書所收論文中均有深刻論述並提供瞭精彩紛呈的研究實例。

本書收錄作者1983年以來發錶的文章計51篇。第1至10篇討論學風和研究方法,11至16篇討論漢語方言分區,17至27篇研究音韻和語音,28至33篇討論詞典及詞匯問題,34至46篇研究漢字與本字考證,47至49篇是李方桂、丁聲樹、硃德熙三位語言學傢的小傳,50至51篇是國際音標的文章。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方言研究中的若乾問題(1983)
在漢語方言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上的發言(1983)
普通話與方言(1990)
漢語方言裏的文白異讀(1957)
《陝北方言誌》序(1986)
山西省方言誌叢書序(1991)
山東省方言誌叢書序(1991)
《宜昌方言研究》序(1994)
漢語方言資料寶庫序(1995)
《廈門方言誌》序(1993)
官話方言的分區(1985)
漢語方言分區的幾個問題(1985)
關於漢語方言分區的幾點意見(二)(1985)
中國的語言和方言(1989)
漢語方言的分區(1989)
在“慶祝《中國語言地圖集》齣版”會上的發言(1988)
論李涪對《切韻》的批評及其相關問題(1985)
“打”字與“勝”字(1996)
三個單字調的方言的調類(1985)
舊小說裏的輕音字例釋(1987)
溫嶺話“鹹淡”倒過來聽還是“鹹淡”(1986)
《渡江書十五音》序(1988)
“捐”字的音(1988)
南昌溫嶺婁底三處梗攝字的韻母(1989)
我國東南各省方言梗攝字的元音(1996)
溫嶺方言的輕聲(1992)
《中國音韻學研究》齣版說明(1987)
方言詞典說略(1992)
分地方言詞典總序(1993)
……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李荣《考本字甘苦》零 缘起与提要 年来受侵二竖,屡有采薪之忧,执笔维艰。天寒岁暮,整理笔记,共得六章:(一) 穬子;(二)荐屋;(三)婫;(四)腻歪,腻外,腻味;(五)先后;(六)占米。 受侵二竖:受二竖之所侵(侵扰),二竖,《左传...  

評分

李荣《考本字甘苦》零 缘起与提要 年来受侵二竖,屡有采薪之忧,执笔维艰。天寒岁暮,整理笔记,共得六章:(一) 穬子;(二)荐屋;(三)婫;(四)腻歪,腻外,腻味;(五)先后;(六)占米。 受侵二竖:受二竖之所侵(侵扰),二竖,《左传...  

評分

《方言存稿》收《丁声树》一文,有这么句话(见283页): 外动词盖袛有单言,尚无重言之习惯,故不见于载籍。 这里的“袛”当然是要表达“只”的意思,但字形错了。这个字啊太复杂了,也难怪不好分。 表示“只(zhǐ,当姓讲,字形就是只,《现汉》第6版1673页)”...  

評分

李荣《考本字甘苦》零 缘起与提要 年来受侵二竖,屡有采薪之忧,执笔维艰。天寒岁暮,整理笔记,共得六章:(一) 穬子;(二)荐屋;(三)婫;(四)腻歪,腻外,腻味;(五)先后;(六)占米。 受侵二竖:受二竖之所侵(侵扰),二竖,《左传...  

評分

《方言存稿》收《丁声树》一文,有这么句话(见283页): 外动词盖袛有单言,尚无重言之习惯,故不见于载籍。 这里的“袛”当然是要表达“只”的意思,但字形错了。这个字啊太复杂了,也难怪不好分。 表示“只(zhǐ,当姓讲,字形就是只,《现汉》第6版1673页)”...  

用戶評價

评分

大師

评分

李榮先生早年以音韻名傢,而後轉入詞典編纂以及方言研究,主編現代漢語方言詞典,居功甚偉。本集所收文章內容涉及學風、研究方法、漢語方言分區、音韻、語音、詞典、詞匯、漢字、本字考證、國際音標等諸多方麵。所舉例證都相當精當,而由此引申齣的結論也公允可信。譬如對普通話與方言關係的論述,即普通話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十分恰當。又如從古入聲字今調類入手,劃分官話方言區,至今還是是學界通行的意見。為《中國語言地圖集》所纂寫的說明稿都是大文章,如果沒有對各方言的瞭解作基礎,如何能寫得齣?對於方言考本字,李榮認為並不是調查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也作齣精彩的示範,比如颱風的颱的本字,以及考本字甘苦一文,都強調因音求字和因書求字相結閤。音韻上,論李涪對切韻的批評一文分析細密。漢字問題,可參《文字問題》一書。

评分

大師

评分

《文字問題》《語音常識》《切韻音係》《語文論衡》《音韻存稿》《方言存稿》《漢語音韻講義》《古今字音對照手冊》《方言調查字錶》《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口語語法》(編譯)。

评分

李榮先生早年以音韻名傢,而後轉入詞典編纂以及方言研究,主編現代漢語方言詞典,居功甚偉。本集所收文章內容涉及學風、研究方法、漢語方言分區、音韻、語音、詞典、詞匯、漢字、本字考證、國際音標等諸多方麵。所舉例證都相當精當,而由此引申齣的結論也公允可信。譬如對普通話與方言關係的論述,即普通話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十分恰當。又如從古入聲字今調類入手,劃分官話方言區,至今還是是學界通行的意見。為《中國語言地圖集》所纂寫的說明稿都是大文章,如果沒有對各方言的瞭解作基礎,如何能寫得齣?對於方言考本字,李榮認為並不是調查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也作齣精彩的示範,比如颱風的颱的本字,以及考本字甘苦一文,都強調因音求字和因書求字相結閤。音韻上,論李涪對切韻的批評一文分析細密。漢字問題,可參《文字問題》一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