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蒜薹之歌

天堂蒜薹之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出生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辍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到县棉花加工厂做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转业到报社工作。2007年10月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和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2012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作家。 1997年开始发表作品。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作者:莫言
出品人:
页数:375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0
价格:3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366700
丛书系列:莫言文集
图书标签:
  • 莫言 
  • 当代文学 
  • 小说 
  • 中国文学 
  • 乡土 
  • 中国 
  • 社会 
  • 天堂蒜薹之歌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1988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力作。 19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天堂县蒜薹全部滞销,数千蒜农忧心如焚,县府官员不闻不问,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小说以高羊、高马、金菊、方四叔、方四婶的生活经历为纬,深刻地、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农民当时当下的生存状态剖析了农村文化。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莫言最近大热,以前不是很细致的看过《红高粱家族》,网上对其批判的声音,一种是抄过那个臭名昭著的讲话,一种是莫言是不是中国最好的作家。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好像批评的声音都消失了,说实话莫言的作品读得不多,没有评判的权力,昨天在书馆偶然间看到这本书,很...  

评分

评分

因为某些原因,真实的历史我们看不清楚。但莫言这样的小说家用文学的言语为我们还原了历史,呈现出一代中国人的悲辛生活的状态。揭穿了“工农阶级是领导阶级”的谎言,令人唏嘘不已。莫言运用了娴熟的叙事视角的转换艺术,读起来不会单调,起初甚至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但最后...  

评分

读罢,却难以回到现实。 满眼都是那无法辨别虚实的光怪陆离:那永远也跑不出去的麻黄地,那夜里永远抓不到的闪着绿色光芒的萤火虫,那永远恬静如初的月光,那杀不尽的饮血吸髓的花色鹦鹉,那冒着热气的葱花饼,那高级女人身上“朝‘闻’夕死可矣”的幽香,那对脓疮执拗热爱公鸡...  

评分

看杨葵的《一份书帐》中提到了《天堂蒜薹之歌》,他认为那是莫言最好的作品。“我一直认为它不仅是莫言本人,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顶尖之作。”如此一来,就不得不看了。何况我对莫言怀着强烈的好奇和质疑。 刚进入小说很痛苦,全新的阅读体验。不光是男性作家的阳刚气,还有细...  

用户评价

评分

唱的是八七年五月间/天堂县发了大案件/十路警察齐出动/逮捕了百姓九十三/死的死,判的判/老百姓何日见青天|| 最后故事以两个方式流传下来…民歌和人民日报社论…

评分

凄凄惨惨、暗无天日,不见一点希望和光明。

评分

把一个案件发展为一部长篇小说,其功力可见一斑。

评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评分

1.阅读中不少描写引起不适,令人作呕。吃屎泡过的馒头还挤出来,喝自己撒出的尿,尸体上的蛆,绿色的牙,充斥着的蒜薹味,学狗叫,大婶给我个番茄吧…2.了解到了不少骂人词汇的书面写法。肏…3.感觉里面的人活的太真实,真实到不像人了,仿佛只有基本的需求,像虫子一样。4.结构上真的很神奇,金菊和高马的爱情,高羊一家,四叔四婶一家,蒜薹案件,砸政府,还有其他一些细枝末节,能够打散,重新排列组合,初看觉得头晕难懂,细看才觉得挺有意思的,如果按照正常顺序来写怕是没有这样子的效果吧(并不清楚这样的作用)。5.被高羊老婆带着俩孩子来探监感动到,“鸡蛋还没咽下去,眼泪流了下来”6.能够写政府的面目,莫言真的非常厉害了。对待犯人的所谓的人道主义最后的新闻报道加上“小道消息”真的十分讽刺。7.金菊和孩子对话,真魔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