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年谱(1893-1949)》是国内外首次详细记述毛泽东的思想和生产业绩的编年体著作,经过八年时间精心编撰而成。
这部年谱记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一八九三至一九四九年的生平、经历和实践活动,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多侧面多角度地体现了他的科学思想体系,包括他的理论观点、战略思想、政策和策略以及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等,展示了他的思想发展轨迹,反映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过程,并尽可能地表现他的胸怀、情操、气度和风貌。这部年谱从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和光辉历程,走到取得全国胜利。
这部年谱的编撰方针是:将资料性、学术性、传记性相统一;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大量使用和发表档案材料;注意汲取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经过研究考证有所发现和创新,澄清了一些出版物中关于毛泽东生平业绩的失实记载;写作上采用客观陈述的方法,一般不作评论。
读毛年谱02 1910年17岁 秋 考入……高等小学堂读书……毛泽东的心思不在读经书上而经常到学校藏书楼借阅中外历史、地理书籍。 抟扶摇按:毛读的“书籍”若罗列归类有尧、舜、秦皇、汉武;拿破仑、叶女皇、彼得帝、华盛顿、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和林肯;“表兄文运昌送给的...
评分刚读完第一卷,尽管是官方编纂的“正史”,尽管是史实资料的平铺直叙,但仍展现了一个更为立体、更为复杂、更有血有肉的毛,如第一页的“儿时曾信佛”一下子就重构了毛的传统形象,这是从小学习思政马哲历史时难以想象的。 “无非一念救苍生”。无论历史最终如何评价,毛不带任...
评分读毛年谱01 《毛泽东年谱》,大陆最权威本,大概不敢有二部的。即使有补苴罅漏的文章,我目前也无暇光顾,因为我不是专门研究家。我不过是读书、笔记、评点而已,因此也不会关注他人的研读文章,除非有必要。 1902年9岁 春,入私塾,读“三幼论孟中大”,“习珠算,并给家里记...
评分其实我是没看过这本书的。但仅从历史老师的嘴中我就知道了这的确是一本好书。能让一个历史老师评价为好的有关历史的书,肯定不会错的,尤其是当这位老师被评为某大学里最能讲实话的历史老师的时候。
评分读毛年谱04 1915年22岁(续) 4月11日至5月30日,同萧子升、熊光楚等同学一再听黎锦熙散谈。 抟扶摇按:我说的散谈,在《年谱》里有具体说法,但都是课后与老师聊,无所不谈。不知道毛同学多大抽起烟的?黎锦熙抽不抽烟?我读中学时就和心仪老师散谈,在校园里,在欢迎外国首脑...
看完了这部大部头。有两个感受:一是晚年确实犯了严重错误,林的571纪要说的“社会封建主义”其实挺贴切的,完全是皇帝作风。二是周总理在动乱中为了维持国家鞠躬尽瘁,“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如果没有总理,这个国家能不能挺过那十年,是个大大的问号。
评分翻读完第六卷,有两点印象:1是毛在十年中总在不断删去折子中四个伟大之类的绝对化的形容词,但此类词必待毛而后亲自删去,属草之际断不可无。2是毛在十年中总是在批评江等人,而中贵人毛远新乃与此辈同其意志,则毛之意果如何了然自见。另外此卷颇多警句,待整理。
评分读书会进行到1938年了,结合其他年谱传记文件对那些人的印象更鲜活,研究历史其实也要懂人情世故,否则很难理解那种微妙。
评分故此,以身心之煎熬,承百年之艰难,以一己之赤诚,凝亿兆之人心,奋起于东南,远征于绝地,运筹于西北, 而得以逐鹿中原,饮马长江,北和东拒,威服四海,功勋烈烈,死不朽矣。华夏之命运,有人,以一己之力承担过,粉碎身前身后名。 如今,就交给后人们吧。
评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3年12月22日起在全国发行。全书共6卷,近300万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