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1897-1986),江苏常熟人。191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语言科。 1920-1925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 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1949-1952年任南京大学教授。之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
在很多地方,美是危险的,尖锐的,刺刀见红的。我被那样的美不折不扣地折磨着,还乐在其中。直到有一天我醒悟到中国人传统的美,是温润如玉的东西。让人温暖,而不是遍体生寒。 这本书,就能传达这样的温暖芳香。 昨日当当才到货。感觉上却已经拥有了很久很久了。
评分序 李泽厚 八十二岁高龄的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结集由我来作序,实在是惶恐之至: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 我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朱光潜、宗白华两位美学名家就都在学校里。但当时学校没有美学课,解放初年的社会政治气氛似乎还不可能把美学这样的学科提上日程。我记得当...
评分真是年轻时候的疯言疯语啊~ 不删了,留下警醒自己。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就此作罢。两星给在老先生对传统文艺观念的谙熟。 他老人家将美学等同于一种由表象的诸如色彩线条块面节奏等内容和玄学的儒释道学说的艺术观念糅合一块的东西,其实鲍姆加登创建的美学学科没这么狭隘...
评分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不得不提到两个人,一个是朱光潜,另一个就是宗白华,两人被中国学术界称为“美学的双峰”,他们是继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之后的第二代美学家代表,推动了上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的发展。两人的学术地位和年龄都比较接近,但是学术观点有所不同,朱光潜...
评分越来越相信文字里所承载的美感了。散文和诗的写作避免不了措词,但目的是为了达到音乐的效果。如果,抒情能将心中的情以歌的方式道出,状物也能把物体最美的线条绘出,那洋洋洒洒出来的文字便成了音乐艺术。而读者读到的不只是所抒的情所状的物,还有美的视觉或感觉上的享受...
读得很慢很费力,但是大师文笔之美以及对民族文化真诚的热爱着实令我感动
评分旧书摊淘的,原主人是一个笔名叫“小宛”的诗人,她去世后,一批书被卖到了就书店,上面有小宛读后的批注。 宗白华先生这本书对中国古代的诗、文、绘画、美术的美学分析都很深刻。
评分漫长的旅途中,读完父亲送给我的美学散步,再翻起时尚杂志却索然无味。在世风追求光鲜亮丽的今天,又有多少人思考过美的本质?诗与画;中与西。推荐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
评分我的是第一版啊哈哈哈
评分这本挺好的,很具有一些深刻的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