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朱光潜,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1897年9月19日生。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他还请桐城著名书法家方守敦题写“恒、恬、诚、勇”4字的条幅,作为座右铭。五四运动中,他毅然放弃文言文,改写白话文。
此书是初中时一语文老师推荐的,当时教写作,要吾等认真翻读此书,于是购得一本,似乎共十三篇,皆为写给青年人之书信,一章章篇篇批读,乃是我读的最细的一本书了,书中空白之处几乎都是当时心得思悟,对于青年人初涉美学基础,颇有帮助,既为书信,娓娓道来,读之也不甚枯燥。
评分为什么我们有时会有美的感觉,比如说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心里会产生强烈的共鸣,看一部电影后,会将自己置身于故事情节中,甚至感动的流泪,在回首从前,醉心于懵懂的往事,会乐此不疲,朱老说从广义上讲这些感觉也是一种艺术的创造。他的解释就是这些感觉到得事物都是很实...
评分领会大师的美学知识 评《谈美书简》 谈起美,我们很多人会把它当做一门高深的艺术望而却步,或者把“美”当做一门专业的工作去看待。世界上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事实上我们生活到处都有美,从景色、人物的欣赏,到一件国家大事生活小事的品格人性分析,都是一次...
评分从三十五岁到八十二岁,从《谈美》到《谈美书简》,中间经历过动乱苦难,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美学理论体系自然更加完善,却失去了当初的激情与理想,此书读来满是小心翼翼,意识形态上的色彩过于浓厚,读后反倒想到的是《谈美》中的话,“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
评分很早就听说这本书,今天才翻起。对美学很多东西都不懂,有些地方看得云里雾里,所以简单说下自己的看法。 这本书有个特点,就是全文贯着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这点可能会被人看不惯,一开始我也不大习惯,但仔细看了,可以发现:朱老的马克思用得很活,辩证的历史的唯物,说理很到...
这本小书与时代密切相关,批驳了很多当时的僵化思潮,接地气且语言通俗,确实很适合我这样的门外汉读,不过正是观点太过中庸,虽然接地气却读着少了一点味道。
评分笔试之前看的小册子
评分小时候
评分準備千分考的時候看的。。封面實在是不喜歡。。
评分Mark,美真的难以定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