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傳記 隻是孩子 Patti_Smith 美國文學 音樂 PattiSmith 美國 外國文學
发表于2025-02-02
隻是孩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2010年美國最高圖書奬“美國國傢圖書奬”獲奬作品
帕蒂•史密斯與羅伯特•梅普爾索普,二十世紀紐約最傳奇、最美好的愛情。他們共同的人生,她以此書迴憶。
1967年,他們在布魯剋林偶遇,她是離傢流浪的女孩,他是荒廢學業的男孩;
1969年,他們在切爾西酒店蝸居,她是愛寫詩的書店店員,他是愛畫畫的午夜牛郎;
1971年,在搖滾樂中她越陷越深,在前衛攝影中他逐漸發現自我;
1973年,在CBGB舞颱,在攝影暗房,他們於不同的領域各自開創瞭一個偉大的時代;
1989年,她已成一代朋剋搖滾女王,他卻因艾滋病離開瞭這個世界。
1968年的夏天,那是柯川去世的夏天,是愛與騷亂的夏天,也正是在那個夏天,兩個剛剛踏上藝術之路的熱血青年相遇在布魯剋林。
帕蒂•史密斯會成長為詩人和音樂傢,羅伯特•梅普爾索普會將他高度挑釁的個人風格瞄準攝影藝術。他們單純而熱忱,從科尼島到第42街,最終到“馬剋斯的堪薩斯城”著名的圓桌、安迪•沃霍爾王朝聽政的地方。他們的足跡遍及紐約。1969年,這對情侶在切爾西酒店駐紮下來,迅速融入瞭那個赫赫有名也聲名狼藉者的團體――當時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傢及其韆奇百怪各色族群。那是一個意識格外敏銳的時代,詩歌、搖滾、美術和性政治的世界,相互碰撞、爆發。在這樣的環境裏,兩個孩子般的青年立下瞭相濡以沫的約定。他們的生活混亂而浪漫,他們獻身創作,被共同的夢想所推動,在那段如飢似渴的年月裏彼此激勵、相互扶持。
《隻是孩子》像愛情故事一樣開始,如挽歌一般結束。它是嚮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紐約,嚮它的貧與富、它的牛郎與惡棍的一次緻敬。這是一個真實的神話,兩個青年藝術傢共同奮鬥的寫照,一段成名前的序麯。
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1946~ ):作傢、音樂傢及視覺藝術傢,最偉大的搖滾歌手之一,於2007年入選搖滾名人堂。
1970年代,帕蒂•史密斯革命性地將詩歌與搖滾結閤,開創瞭一個朋剋搖滾時代。首張專輯《馬群》,被尊為史上最偉大的100張專輯之一。封麵肖像由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 Mapplethorpe)拍攝。至今已齣版12張專輯。
帕蒂•史密斯的文字著作包括:《維特》《白日夢》《珊瑚海》《純真預言》《空想》等,2010年齣版《隻是孩子》,贏得當年美國國傢圖書奬。
帕蒂•史密斯從1973年舉辦首個素描展至今,包括美國安迪•沃霍爾博物館、法國卡地亞現代藝術基金會等機構為其舉辦過多次展覽,展品包括素描、攝影和插圖等。
1980年,帕蒂•史密斯與弗雷德•索尼剋•史密斯(Fred “Sonic” Smith)在底特律結婚。1994年,弗雷德去世。現在,帕蒂•史密斯與她的兒子傑剋遜、女兒傑西一起生活在紐約。
大半個月內我的生活完全被她所包圍,在等人的餐廳偷翻,在地鐵裏邊讀邊哭,在唱片店淘有他們共同記憶的唱片,等到翻完這天終於能暢快的嚎啕一場,為錯過的時代,為老帕蒂的童話,為追尋藝術之路上交換孤獨與信任、拿全部青春相互扶持的戀人,為被藝術俘虜純真不死的孩子。
評分切爾西酒店之於Patti,東村之於迪倫。混跡在地下俱樂部,攝影棚閃亮髒亂的日子。你住進我的靈魂,存於我的詩歌裏。
評分想到一個平胸老太太滿臉皺紋一個字母一個字母敲這種字兒我就不知道該說啥瞭。
評分2017年已讀030:“一切通嚮彼此,我們成為自己”,朋剋教母帕蒂•史密斯與攝影大師羅伯特•梅普爾索普的狂飆青春,他們是各自的繆斯,經由彼此完成自身;他們是最契閤的同路人,始終肩負彼此的孤獨、夢想與信任。赤裸而坦誠的追溯與記錄,光明與幽暗交錯,溫柔與暴烈並存,帕蒂以此踐行對羅伯特的承諾,也是對彼此成就、命運交織的一生最好的報償。眾星雲集的時代,席捲一切的文藝浪潮,一個個熠熠生輝的名字在她筆下煥發著彆樣的光芒。
評分“一切通嚮彼此,我們成為自己。”帕蒂的文筆淺淡卻樸素有力。
作为一个不太了解摇滚的人,对于书中的众多名字会比较陌生,可能没有那么强的代入感。但是帕蒂和罗伯特之间所拥有的在男欢女爱和亲情之外的那第三种爱,让人动容。这份爱意,有点自私但不丧失理智,有时癫狂但视彼此的好为一生的满足。在世间,罗伯特有帕蒂的紧紧依赖,在另一...
評分其实是两个月前写的忘记发了) 一直留着罗伯特死的那最后几页舍不得读。昨晚终于还是看完了。 我还没有来得及做摘抄,但好在书里并没有大篇幅呐喊式的,或者诗化的语言。帕蒂用最质朴的语言描绘着她和罗伯特的岁月,她毫不娇饰,哪怕那么多生离死别也都写得云淡风轻。...
評分《只是孩子》(Just Kids)是这样一本书,书已经翻过2/3,Patti Smith才学会了三个和弦。而她的神仙爱侣Robert的生命,也已经过了2/3。 很难揣测Patti为何在64岁那年(2010年)选择出版这本书。据她说,是为了Robert的临终之请。彼时,她已嫁作人妇,有了第二个孩子。而Robert...
評分最大的感觉就是时代造就一切。在一个你在街边买咖啡都会偶遇奥伦金斯堡,去club里都是艾迪沃霍尔,经常去的咖啡馆曾有过杰克凯鲁亚克的身影的时代里,无法不使一个刚满二十岁,热爱诗歌与音乐的姑娘产生对这样一个文艺世界的无限向往之情。她希望成为诗人,她渴望变成乐手,她...
評分看 Patti 的文字,我总是想到另外一本书,《Call me by your name》,不是故事有任何相似之处,而是一个人描写另一个人,如果是爱人,是会带着光的。甚至整本书,都像是给那个年代,那段回忆,以及 Robert 的,一封情书。Patti 笔下的 Robert 太美好,想要描写艺术家不容易,而...
隻是孩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