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1933~2004年),她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床上的爱丽斯》是一出关于女人,关于女人的痛苦以及女人对自我的认识的戏:一部基于一个真实人物的幻想曲,即爱丽斯·詹姆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和最伟大的心理-伦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幺妹。忧郁的潮水在她年方十九时淹没了她的头脑,她曾试图鼓起勇气了断自己,她曾备受各种莫可名状而又极度难缠的病痛折磨,她曾远涉海外,她曾缠绵病榻,她曾记过日记,她死在四十三岁。
在桑塔格这出关于女人的戏中,爱丽斯·詹姆斯又在想象中与《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中的爱丽斯混同起来,此外桑塔格还召来两位十九世界美国女作家:艾米莉·狄金森和玛格丽特·福勒的亡灵,又从十九世纪的舞台上召来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愤怒女性:迷尔达(出自《吉赛尔》)和昆德丽(出自瓦格纳的《帕西法尔》),一同参加“疯狂的茶会”。
《床上的爱丽斯》是桑塔格创作的唯一剧本,可她说:“我感觉我整个的一生部在为写《床上的爱丽斯》做准备。”
传说中现代文学都是受困这一主题的各种形式的表达。在《床上的爱丽斯》这部戏剧里面,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那个受困的女人,爱丽斯,她不仅仅被困在床上,联系到时代背景,她的才华横溢也被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束缚着。 许多对话传神地表现了爱丽斯这个丰富的形象。她...
评分传说中现代文学都是受困这一主题的各种形式的表达。在《床上的爱丽斯》这部戏剧里面,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那个受困的女人,爱丽斯,她不仅仅被困在床上,联系到时代背景,她的才华横溢也被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束缚着。 许多对话传神地表现了爱丽斯这个丰富的形象。她...
评分一个月以前,在东大的哲学沙龙里听张艺女士讲过苏珊•桑塔格。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公共知识分子,女权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位作家。2004去世后,国内掀起了对她的研究热潮,近来桑塔格的儿子公开了她的几本日记,桑塔格热更加如火如荼了。 我个人感觉桑塔格是个挺矛盾的人,她是...
评分苏珊•桑塔格是不应该被阐释的,因为对她的任何阐释似乎都是对她本人的挑战。然而,我却不得不对《床上的爱丽斯》做出自己的阐释。 我知道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对自身的了解往往是自以为是的了解,接下来的阐释又往往陷入极端。积极再到激进,剩下来的可能只有...
评分这几天接连看了好几遍《床上的爱丽丝》。 《床上的爱丽丝》,这个八幕剧本实在太简洁了,一口气看完第一遍的时候我甚至不太敢相信它就是苏珊桑塔格用了几十年时间酝酿后写出来的剧本。于是,这才有了接下来的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对这本书的反复阅读。现在我...
其实我对这种女性主义一向不感兴趣,怎么总觉得自缚牢笼呢。人生而不自由,一定要从性别角度说,男性同样背负社会对他们不公平(如果女性被不公平的对待了,另一个性别同样无可能公平)的定位/成见/枷锁。而追求自由的过程无非就是挣脱枷锁的过程,这是任何一个个体毕生的征程,没必要特别强化女性身份。太过敏感,正显出了女性的脆弱。
评分用苏珊桑格塔的原话就是“我感觉我整个的一生部在为写《床上的爱丽斯》做准备。”
评分从不认同实验性的剧本,尤其是那么昭然的女权主义的实验性剧本,它不可避免地让读者走神。
评分人无法正面地去思考死亡正如人无法正视太阳
评分“在某种意义上她悲剧性的健康对于她的人生问题而言恰是唯一的解决途径——因为它正好抑制了对于平等、互相依存云云所感到的哀痛”,第一瞬间想到的是同样缠绵病榻的林黛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