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囚鸟》《五号屠宰场》《没有国家的人》。他的作品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这种“黑色幽默”风格始终是冯内古特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质。2007年4月11日,于曼哈顿因病逝世。
译者简介
董乐山,194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长期从事新闻、翻译、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笔会中心会员、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三S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译作有《第三帝国的兴亡》《西行漫记》《美国梦》《囚鸟》《一九八四》等,并编有《美国社会知识辞典》,以及论述翻译的著作《译余废墨》。他创作的小说《傅正业教授的颠倒世界》曾译载于美国著名文艺刊物《巴黎评论》。
《囚鸟》是冯内古特为美国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勾勒的自画像,也是他对于酿成“水门事件”的历史社会条件的反思。是什么让上世纪初期这些在社会改革中扮演积极角色的知识分子走向保守,并最终沦为“水门事件”这场政治丑闻中的无名小丑? 首先,来看看这个故事的两条时间线。一...
评分文中引号部分引自《囚鸟》原文 在看冯内古特的《囚鸟》一书时,总有个画面浮现眼前——冯内古特,一个留着蓬松胡子的和善老人,一边转动万花筒,一边朝你挤着眼睛! 是的,《囚鸟》就是冯内古特的万花筒。主人公瓦尔特·斯代布克就是万花筒里的镜子,他负责折射出周遭千奇百怪...
评分 评分语言依然完美,但不是我喜欢的故事
评分一直看的乐呵呵的直到与萨拉电话的段落。。。
评分“为万能的上帝——这位城里最懒惰的人,干杯。”
评分一直看的乐呵呵的直到与萨拉电话的段落。。。
评分叙述方式的跳跃和急切让我想到了尤瑟纳尔,“生活有时就是如此”,“世界真小”,“活着就要学”,庸碌无为的知识分子,比较传统的自传体,无力感浓重,框在历史背景上的结构是大的,可整体就像一首没有高潮片段的曲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