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希纳文集

毕希纳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毕希纳(1813~1837)

德国剧作家。1813年 10 月1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附近的戈德劳一医生家庭,1837 年 2 月19日卒于苏黎士。1831~1833年在施特拉斯堡攻读医学,参加当地民主运动,接触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834年在达姆施塔特和吉森建立秘密革命组织 “人权协会” ,秘密发行政治小册子 《黑森信使》,被称为《共产党宣言》之前19世纪最革命的文献。该文采用阶级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指出黑森不存在工业无产阶级,农民是革命主力,提出“给茅屋以和平,给王宫以战争”的口号。由于有人告密被通缉。1835年被迫逃往施特拉斯堡,后转往瑞士,任苏黎世大学讲师。主要剧作有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丹东之死》、讽刺喜剧《莱翁采和莱娜》、悲剧《沃伊采克》和中篇小说《棱茨》。

其弟为德国细菌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爱德华‧毕希纳(Eduard Buchner)。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德] 毕希纳
出品人:
页数:329
译者:李士勋
出版时间:1986
价格:1.9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毕希纳 
  • 戏剧 
  • 德国 
  • 德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毕希纳文集 
  • 文学 
  • Georg_Büchner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黑森快报

丹东之死

棱茨

雷昂采与雷娜

沃伊采克

毕希纳书简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书刚到手还没看,整体感觉还不错。想不到刚看到前言的第二页就发现错误。 最下面的注;魏狄希(1791-1835),布茨巴赫中学校长、牧师。1837年2月23日在狱中自杀。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到了正文稿第一页注是(1791-1837),看来是印错了。 人文社怎么搞的,好不容易出了个全集,...  

评分

本科毕业离开学校前的一个深夜,我抱着一箱酒跟一个朋友醉醺醺地走在校道上,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平时寡言少语的他兴致也特别好。聊起将来读书的事情,他感慨自己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在读书方面走了一个弯路,后来又分别谈到汪晖的鲁迅和王彬彬的鲁迅,他建议我来到这边对这个问...  

评分

书刚到手还没看,整体感觉还不错。想不到刚看到前言的第二页就发现错误。 最下面的注;魏狄希(1791-1835),布茨巴赫中学校长、牧师。1837年2月23日在狱中自杀。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到了正文稿第一页注是(1791-1837),看来是印错了。 人文社怎么搞的,好不容易出了个全集,...  

评分

原先看傅惟慈译《丹东之死》,其中一些警句过目不忘,记得清清楚楚,泰半来自译者的功劳。李士勋在前言中说,全集版《丹东之死》仍然采用傅惟慈的译文,经过了少量校订。全篇读下来,修改过的地方不但不少,而且风格上的变化也很明显。李士勋的校订可能更加贴近原文,但是句式...  

评分

原先看傅惟慈译《丹东之死》,其中一些警句过目不忘,记得清清楚楚,泰半来自译者的功劳。李士勋在前言中说,全集版《丹东之死》仍然采用傅惟慈的译文,经过了少量校订。全篇读下来,修改过的地方不但不少,而且风格上的变化也很明显。李士勋的校订可能更加贴近原文,但是句式...  

用户评价

评分

呃,你们是一群很好的“病例”……病例这么对我们说。

评分

讀之欲狂

评分

我也想把这本书从图书馆偷走。。。。武大真的好多宝藏级绝版老书。。。。毕希纳是天才,跟我同岁即去世,但我永远也写不出他这样的作品

评分

表现主义最适合的文体就是戏剧了,丹东之死确实很不错

评分

为什么我总觉得毕希纳尔笔下的人物是有神经官能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