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谈吃

汪曾祺谈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方文艺出版社
作者:汪曾祺
出品人:
页数:211 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06年1月1日
价格:1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172021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汪曾祺
  • 美食
  • 散文
  • 随笔
  • 饮食
  • 老头子很有意思
  • 美食文化
  • 文化
  • 汪曾祺
  • 美食
  • 散文
  • 生活哲学
  • 饮食文化
  • 原味
  • 慢生活
  • 中国文学
  • 地方饮食
  • 舌尖上的中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谈吃不能就吃论吃,一本菜谱又有什么趣味呢?汪曾祺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怎么个来历说得头头是道、烘托得恰到好处。用真实细腻的语言,表达了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是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学拉得最近的人。

作者简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43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杂志上发表小说。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短篇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曾获奖。主要著作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作为一名不敢妄称吃货的馋嘴小孩,打小就是汪曾祺老先生的铁杆粉。小学初中学校常常会摊派一些无用的课外阅读刊物来创收,作为老一辈作家,汪老的作品常常被收录其中。存在脑海中的作品,就有《五味》,《故乡的鸭蛋》,《黄油烙饼》等好几个。拿到书后常常是汪老作品那几页翻...

评分

中国当代人写吃是一绝,但真正写出味道来的仅有两人。金庸和汪曾祺。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给洪七公对付好吃的,那段按理讲够精彩的了吧,但和汪曾祺相比,还是逊色。 汪先生是江苏高邮人,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他说的那道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盛产的咸鸭蛋和豆腐一起做着...  

评分

这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一如汪老先生的文字,连纸的味道都那么好。君子之文如其人,也是淡如水,却香,香到让人无论何时看了都会觉得饿。哪怕只是他信手拈来的绿豆、苋菜,都是令人神往的美食。也许这就是心美便一切皆美,情深则万象皆深。  

评分

春节到,朋友圈又被世界风光风景名胜的九宫格占领了。寻思一丁点小时候的年的味道,真是难于登青天。好在尚能借着一本《汪曾祺谈吃》,回到少年时的里下河平原,但凑不齐一个九宫格了。 1、杀猪 在农村,猪可是生产资料,猪圈里的下作物是农田的主要肥料。但养猪费时费力费神,...  

评分

吃的感受、吃的氛围 有几个人能总结呢? 汪老说教起来也是一派调皮相 。文中又饱含似有还无对生活的挚爱,读起来真是身心双重享受。不过是一道日常小吃,却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风情,又调和了制作者的心意,还有汪先生与家人朋友的回忆。 身边常有这样或那样的吃货,他们不仅知...  

用户评价

评分

手边必须备着小零嘴,才耐得住一页一页读下去。

评分

名门之后赵珩写吃精致讲究,平民出身的汪曾祺写吃更接地气,两人的书一起读特别有意思。两本书里都提到袁枚的《随园食单》,我已经找来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看懂。这本书最开始写葵的口感的时候我就想到木耳菜,后面果然提到,汪老说人应该尝试不同的食物,正好我最近热衷于每周去超市买不同的蔬菜种类回来尝试,前两周刚买过一盒木耳菜做了汤,所以这本书读的时机恰恰好。

评分

原本可能没那么惊艳的,但读了蔡澜的美食随笔之后,突然觉得汪曾祺写得是真好。冬日渐冷,窝被子里,读一两篇,只觉得从胃里暖至心窝。

评分

本书虽然也是谈吃,但与蔡澜有区别的是,本书中更多的并不是讨论做菜式的店面,而是更多地谈论一些汪曾祺本人自己做菜的经历,也更多地谈论家常小菜。

评分

汪老果真老饕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