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43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杂志上发表小说。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短篇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曾获奖。主要著作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
谈吃不能就吃论吃,一本菜谱又有什么趣味呢?汪曾祺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怎么个来历说得头头是道、烘托得恰到好处。用真实细腻的语言,表达了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是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学拉得最近的人。
中国当代人写吃是一绝,但真正写出味道来的仅有两人。金庸和汪曾祺。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给洪七公对付好吃的,那段按理讲够精彩的了吧,但和汪曾祺相比,还是逊色。 汪先生是江苏高邮人,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他说的那道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盛产的咸鸭蛋和豆腐一起做着...
评分带图的链接在这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c1MjAzNg==&mid=2649154516&idx=1&sn=9dce48e51b453e3ffd29d28d10e50102#rd 我没事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宅在家里看剧,有的时候也会出去玩,出去干什么呢?当然是开火车了。 “什么?老司机你说什么?” 哦不,开火...
评分汪曾祺的《泡茶馆》我百看不厌,几乎成诵。 我始终记得里面有一段写在联大附近喝茶。“茶馆的墙壁上张贴、涂抹得乱七八糟。但我却于西墙上发现了一首诗,一首真正的诗: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是用墨笔题写在墙上的。这使我大为惊异了。这是什...
评分这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一如汪老先生的文字,连纸的味道都那么好。君子之文如其人,也是淡如水,却香,香到让人无论何时看了都会觉得饿。哪怕只是他信手拈来的绿豆、苋菜,都是令人神往的美食。也许这就是心美便一切皆美,情深则万象皆深。
评分我喜欢这个老头,我喜欢他笔下的茶馆,他笔下的云南菜,哈哈,我每次读,都会想,这老头怎么能吃这么多东西呢。哈哈哈哈,作为一个年轻的吃货,这是今生必看的书。
写的是蛮有意思的,关键是对我大广西的美食,提的也很到位,所以感觉各种评论还是很中肯的。不过好像是由很多篇随笔拼凑起来的,所以会有一些重复的描述,整个文章构成有点凌乱。但是总的来说,还算充满了老人家的童趣感。
评分关于家乡的饮食写得是相当地道了
评分本书虽然也是谈吃,但与蔡澜有区别的是,本书中更多的并不是讨论做菜式的店面,而是更多地谈论一些汪曾祺本人自己做菜的经历,也更多地谈论家常小菜。
评分汪老果真老饕一个
评分写得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