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谈吃

汪曾祺谈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43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杂志上发表小说。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短篇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曾获奖。主要著作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

出版者:北方文艺出版社
作者:汪曾祺
出品人:
页数:211 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06年1月1日
价格:1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172021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汪曾祺 
  • 美食 
  • 散文 
  • 随笔 
  • 饮食 
  • 老头子很有意思 
  • 美食文化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谈吃不能就吃论吃,一本菜谱又有什么趣味呢?汪曾祺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怎么个来历说得头头是道、烘托得恰到好处。用真实细腻的语言,表达了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是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学拉得最近的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喜欢这个老头,我喜欢他笔下的茶馆,他笔下的云南菜,哈哈,我每次读,都会想,这老头怎么能吃这么多东西呢。哈哈哈哈,作为一个年轻的吃货,这是今生必看的书。  

评分

在汪曾祺众多散文当中,对于饮食的描写无疑是怎样都无法让人忽视的。正因为大量的对美食的描写,也使他与陆文夫并称为“文坛上的美食家”,虽是文人,却寄情于美食,喜欢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 鲜鱼水产,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都呈现在他的笔下,他出生高邮,少年去昆明...  

评分

评分

羡慕汪先生能以生花妙笔向读者呈上一道道有色有味的美食,文中又饱含似有还无对生活的挚爱,读起来真是身心双重享受。 不过是一道日常小吃,却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风情,又调和了制作者的心意,还有汪先生与家人朋友的回忆。 不禁想写一写自己与美食的故事。去年春节后我跟爱人...  

评分

我不是一个吃货,但看先生的散文集还是津津有味。尤其是和当代一些作家的散文杂文集的对比。前者是玉,温润大气谦和。后者是尖石粗瓦,失了朴素,却多了浑身戾气。也不知哪里来的极端和愤怒,看得也叫人极端和愤怒。 一些摘录: ○家常酒菜,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  

用户评价

评分

手边必须备着小零嘴,才耐得住一页一页读下去。

评分

这帮老知识分子一谈到吃简直丧心病狂,太可怕了……

评分

手边必须备着小零嘴,才耐得住一页一页读下去。

评分

没记住太多,就记得从最开始一句“采葵持作羹”谈到了“葵”是“东苋菜”;广东把牛舌头叫成“撩青”,好形象;昆明的炒鸡蛋,一颠翻面,两颠出锅,动锅不动铲;炒菠菜要尽量少动铲子,频频翻锅,菠菜会发黑有涩味;蒙古人非常好客,有人骑马在草原上漫游,什么也不带,只背了一条羊腿。日落黄昏,看见一个蒙古包,下马投宿。主人把他的羊腿解下来,随即杀羊。吃饱了,喝足了,和主人一家同宿在蒙古包里,酣然一觉。第二天主人送客上路,给他换了一条新的羊腿背上。这人在草原上走了一大圈回家的时候还是背了一条羊腿,不过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了。

评分

说到炒米想起某人拿冰袋冰着酸奶几百公里来北京就为了让我就着炒米吃,也是个吃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