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概述和评析西方各种电影理论流派,针对“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这一争论不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
第一章 爱因汉姆 爱因汉姆1933《电影作为艺术》 电影影像的感知与日常生活中的感知方式的六大不同:1,通过电影影像而感知到的世界受一个几何光学体系的支配2,照相术,三维的世界被再现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3,胶片记录的影像被限定在一个硬性的边框式边界之内5,影像的组接不受...
评分第一章 爱因汉姆 爱因汉姆1933《电影作为艺术》 电影影像的感知与日常生活中的感知方式的六大不同:1,通过电影影像而感知到的世界受一个几何光学体系的支配2,照相术,三维的世界被再现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3,胶片记录的影像被限定在一个硬性的边框式边界之内5,影像的组接不受...
评分 评分 评分入门必读,看完此书就能发现原来豆瓣某些小组中的无厘头电影理论讨论多么没意义
评分出神一秒,不知所云;即便看完,忘得一干二净。看这书真吃力~
评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重述了大部分主流电影理论,除了德勒兹外没多少遗漏。对麦茨的第二电影符号学的论述篇幅过短,若读过他的那几篇代表性论文(如《想象的能指》)便可以直接略过。缝合理论也并非仅限于人物对话的正反打,而是贯穿于大部分经典叙事电影中的独立结构与类比结构的弥合。个人十分赞同尼克·布朗的结论:电影理论及其历史不是一种超验式的逻辑,不是一门科学,更不应是一个排他性的伦理价值规范。电影理论与批评实践间的关系仍旧是一大问题,经典电影理论大多与具体评论实践相脱节,而符号学与意识形态理论则均容易被滥用。
评分较早一本将电影理论放置在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中梳理的电影理论史著述,翻译挺好,就是年代原因跟现在一些习惯译法略有出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