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与惠特曼并称为美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而且她的声誉仍在蒸蒸日上,美国毕晓普这一代女诗人更是将她奉为诗歌王国里的“王后”。艾米莉·狄金森生前默默无闻,死后才名声远播,她的人生一度是个谜,她的诗歌至今仍是吸引无数读者和评论家索解的谜。蒲隆教授在1994-95年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在哈佛和艾米莉·狄金森的故乡专门从事过一年的艾米莉·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以十年时间译出《艾米莉·狄金森全集》,现《狄金森诗选》就是从全集中参考国外多个权威选本选出的一个相当周全的选本,选诗600首,分为7大类。可以说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权威的艾米莉·狄金森诗选。
艾米莉·狄金森:美国诗歌的新纪元 作者:江枫 《中华读书报》第328期 2012-6-28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1830—1886),于1830年12月10日将近午夜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当时还是个小镇的艾默斯特。到1886年5月15日黄昏在昏迷中离去,她已给人...
评分一位专攻美国文学的博士对我说,狄金森绝对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家,怀着这样的心情看完了一遍,虽然她的诗歌并无华丽的辞藻,也无强烈的歌唱性质,但是读起来,总觉得十分绝妙。 不同于诸多男性诗人的“外向”,即他们用诗歌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绪或哲理,狄...
评分We don't cry — Tim and I, We are far too grand — But we bolt the door tight To prevent a friend — Then we hide our brave face Deep in our hand — Not to cry — Tim and I — We are far too grand — Nor to dream — he and me — Do we condescend — We jus...
评分狄金森这个姑娘,活的寂寞又充实。 她的心无限宽广,却一生隐宅。 诗歌是心灵的诉说,也是最朴实的智慧和人生原则的体现。 隐藏不一定是不好的。太多人耐不得寂寞,等不到被人发现的那天。 长久的积累,再被发现,比急匆匆捧出半桶水给别人看,要好得多。
评分《既能流芳百世,何不与我协力,你也来为苍山“玉带云”正名?》 Richdad-mom “玉带云”多在每年的夏秋季出现,现正当时。雨后乍晴、朝阳之时,常可见苍山海拔2600米处,横系一条缠绕苍山十九峰、形若白色玉带的云。它悬空飘渺、轻舞弥漫,在绚丽朝阳下,七彩缤纷、似绫似...
我碎步走过堂屋,我默默跨出门洞,我张望整个宇宙,一无所有,只见他的面孔。自然,是我们所知,我们却无法说明。要道出他们的纯朴,我们的智慧无能。最有生命力的戏剧表演是平凡的生活,每天在我们身边出没,别样的悲剧。捆住我,我还能唱。夺去,我的曼陀林,我会在内心弹奏。杀了我,灵魂会飞起来,向着天国讴歌,依旧属于你。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相逢,是意外事故,我们按计划飞行,一个世纪才有一次,命运会批准发生如此神圣的差错。但是年事已高的命运,对幸福过分吝啬,像米达斯吝啬黄金。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晕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评分第一次阅读狄金森的中译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就足够,没有必要对照,尽管我一向抱有一种与我一直以来的信念相违背的偏见,狄金森不可译,或者说,可译的程度相较于很多美国诗人更为局限。现在,我多汗颜。
评分“它来时,山水谛听,阴影屏息,它去时,邈不可及,象遥望死亡的距离。”
评分大学读过,后来看到旧书摊有,就买了一本,没再翻过。前两天整理书柜,发现是作者签赠,云“XX同志指正”……薄薄一册,何必散出去呢。
评分译得别扭又绕口,不过这遮蔽不了狄金森的光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