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书信体自传,由凡高写给弟弟提奥的几百封信组成。书中不仅真实地记述了凡高贫困孤独的生活,突出地反映了他艺术上艰苦卓绝的探索与独到的见解,还充分地反映了他与弟弟提奥之间深厚真挚的手足之情。
文森特·凡高(1853~1890),1853年3月,凡高出生于荷兰,27岁才开始学画,他一生穷困潦倒,恋爱屡屡失败,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在与高更的一次激烈争吵之后,他割下自己一只耳朵,并用手帕包着送给一个妓女。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但他在短暂一生中却留下了大量震撼人心的艺术杰作,其代表作《向日葵》等充满绚烂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
1 几年前,凡·高等印象派画家的画来京展览,我带着刚从乡下进城的新鲜感,和对一位著名画家真迹的神往以及因“割耳赠妓”与盛年自杀而起的好奇与追逐,兴兴头头去看。时至今日,在当初展出的那批凡·高的画作中,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火焰般绽放的《向日葵》,而是凡·高在阿尔时...
评分梵高生在农村,一开始,他画的就是米勒式的农民画。他绘画几乎全是自学,他没有文艺圈里温文尔雅的格调,说话粗鲁而直接,不修边幅,胡子拉碴。 梵高一直用那稚气和执拗的农民式思维看待他的工作,他认为只要一直勤奋地工作,是一定可以取得成果的。 他一直在说:“过不了多...
评分 评分 评分凡高一直是我最喜爱的画家,最迷恋他那幅<星空>.他的色彩感觉和笔法我一直都很喜欢.去上海的时候还特意去了南京路外滩靠近荷兰银行的那个地下道去看了灯箱中展示的他画作的复制品. 我读的版本就是这个,很多年了,也许是因为我对凡高偏执的喜欢,所以这也是我常放在手边的...
梵高是伟大的。他让我想起pink floyd在dark side of the moon里面的那个人,他只是生不逢时,他是先知,他来这个世界来早了,说回来,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梵高这个人。 我一开始并不喜欢他,甚至厌恶,可是在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从莫奈到毕加索的展览中看到他的原作,我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为了什么而活着,又为了什么而死去
评分看完以后其实我已被卡住说不出什么了。十年之始,梵高是一个痛苦的话痨,如一扎潮湿的木柴,支离破碎无根之树,倔强直立却燃烧不起。十年之中,哪一日不是挣扎和饥饿,上帝定在他的骨子里写入了神秘密码,却只给了他一个提奥,供给他画布颜料,和并不足以维持生命的面包。南法的阳光蒸发掉他最后一丝潮气,在最癫狂中接近真理,泼洒对冲的色彩,用色调的神秘颤动来回应冥冥召唤,继而密集迸发,迅速燃尽。世间对他有太多亏欠,即使他死后攀顶,读完他的信,依旧感觉世间对他有太多误解。还是让我们最终记得他最最根本上是一个善良的人,饥寒交迫的整个冬天,与一位老人分享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
评分人超越了艺术
评分2005年,在大雪纷飞的武汉,读完了这本书。
评分上周也是今天看了那部纪录片,心就像被绑了一千袋大米,喉咙吐不出声音,看第二遍的时候还是哭了出来,抱着膝盖坐了很久也还是没办法起来知道要做什么,他,是神的孩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