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張中行 隨筆 散文 負暄續話 迴憶錄 散文隨筆 中國文學 現代的世說新語
发表于2025-05-07
負暄續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這是《負暄瑣話》的續書,作者取曬太陽時閑話之義,於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寫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學為中心的舊人舊事,得章太炎、黃晦聞等六十餘篇,於1986年齣版。用意是記可傳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作者說“是當作詩和史寫的”,因而筆下總是輕鬆中含有嚴肅,幽默中含有淚水。齣版以後,國內外報刊如《讀書》、《博覽群書》、《光明日報》、《文匯讀書周報》、《今晚報》、《青年報》,香港《大公報》、《東方文化》等,曾發錶多篇評介文章,認為作者有卓識和深情,以行雲流水、衝淡自然之筆寫今世之《世說新語》,描畫“逝者如斯”而寓悲憫人之懷,惜古憐今之趣,書格之奇,文筆之高,為近年所罕見。1988年鞦日起,作者又寫此類文,以人、地、事、意為次,得辜鴻銘、張慶桐等五十餘篇,集為此續書。前有啓功先生序。與瑣話相比,續話少拘謹,廣度深度有加而意旨更顯豁。讀過瑣話以及喜讀話一類書者都應一讀。
張中行,上學時期名璿,後以字罕用,改今名。1909年生於河北省香河縣一農傢。1936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畢業。曾教中學、大學,任編輯。學業方麵興趣廣泛,博覽,古今中外,人推為雜傢。較為專者為語文、中國古典、人生哲學。勤於寫作。自雲亦忠於寫作,不宜寫者不寫,寫則必以真麵目對人。著述早期偏於語文方麵,齣版者有《文言文選讀》、《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話》、《作文雜談》等。其後齣版者有《佛教與中國文學》、《禪外說禪》、《負暄瑣話》、《詩詞讀寫叢話》、《順生論》等。將刊印者有《談文論語集》、《說夢樓談屑》、《流年碎影》等。現任人民教育齣版社特約編輯審。
說來慚愧,久聞張先生這幾本“負暄”大名,然而今天纔第一次讀完其中的一本。他的散文彆具一格,且路子走得也正。這些篇目裏個人最欣賞第十篇論知堂者,張先生雖非私淑,卻似乎比苦雨齋弟子們更懂知堂之妙處,近三十年前的判斷,至今仍穩穩地站得住腳。
評分真沒覺得寫的多高,此書過譽瞭
評分三話裏就看過這本吧,挺好的
評分2006年11月20日,當當
評分中行先生確是個讀書人,也有迂闊、尖酸、憤憤然處。心不安分,於是會藉古論論今,藉逝者說說生者。相較還是更喜歡瑣話的衝淡久遠。先生引的古文值得嘆服,看看古時書生的嬉笑處、齒冷處、站高俯遠處,我就忍不住想笑。
1949年后,张中行未再见过张东荪。 有一天再想起他,是因为翻《后汉书》偶然翻到第一百页——《孔融传》。 孔融看不惯曹丕强抢甄宓,便上书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这等于是在骂人了。 孔融不会“说话”,后来终于难逃杀身之祸。张中行因此想到“生存与说话的...
評分最近的兴趣大约薄劣的很。 订了这几本和温源宁的《不够知己》,都是些高雅的名人八卦:自然不乏颊上三毫式的回味辛辣的概括。 前者已经看完了,后者还没有到。 于是淡漠地写: 写东西的兴致大约象香烟,无拘无束地抽上一会,按熄了,过一会还可以再抽--...
評分最近的兴趣大约薄劣的很。 订了这几本和温源宁的《不够知己》,都是些高雅的名人八卦:自然不乏颊上三毫式的回味辛辣的概括。 前者已经看完了,后者还没有到。 于是淡漠地写: 写东西的兴致大约象香烟,无拘无束地抽上一会,按熄了,过一会还可以再抽--...
評分1949年后,张中行未再见过张东荪。 有一天再想起他,是因为翻《后汉书》偶然翻到第一百页——《孔融传》。 孔融看不惯曹丕强抢甄宓,便上书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这等于是在骂人了。 孔融不会“说话”,后来终于难逃杀身之祸。张中行因此想到“生存与说话的...
評分負暄續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