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銘,人類學傢,北京大學教授,中央民族大學特聘教授,長期從事社會人類學研究,對社會史,鄉土中國研究,城市文化史也進行瞭有影響的探討。著有《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力》(1998)《逝去的繁榮》(1999)《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1997、2005)《西學“中國化”的曆史睏境》(2005)《西學人類學思潮十講》(2005)《走在鄉土上》(2003、2006)等人類學作品。
將我們迴歸於物的世界之努力,落實到人的觀念,曆史的敘事及思考的方式上。
列維-斯特勞斯對於世界圍繞“開化/智慧”與“濛昧/愚蠢”形成的“天下二分麵貌”錶現齣極度的優患,他看到文明如何踩踏地球,並將它所有的角落納入自己的領地,毀之再毀,便陷入“憂鬱的熱帶”叢林,想在濛昧的“土著”那裏發現神話,反思曆史。
个人感觉这本书题材和角度都不错,但是语言过于学术化,本来很有意思的事情让作者一说就没劲了。 不想继续看了,束之高阁了。
評分个人感觉这本书题材和角度都不错,但是语言过于学术化,本来很有意思的事情让作者一说就没劲了。 不想继续看了,束之高阁了。
評分选修了一门文化人类学的课,然后跑到图书馆找有关的书籍。起初我是冲着作者开始浏览这本书,因为作者可以说是人类学的专业学者。在一堆堆官方的、枯燥的人类学教材中,这本类似杂文文集的书倒还颇有特色。由于时间限制,我也仅仅读过了序言,很喜欢书的名字,喜欢那种旅行的...
評分2007-4-11 9:28:42 王铭铭 1962年生于福建泉州,1985年获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学士学位,1993年获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英国城市大学社会科学系任田野研究员、博士后,1993年至1994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在北大继续作博士后,同年...
讀到一半,沒有曆史知識很吃力。
评分齣色以及浩瀚的知識聯想能力,但過度學術而失去瞭該有的趣味。
评分同為北大社科學者,王銘銘先生的學術隨筆在思想性和深刻性上比汪丁丁老師還是略遜一籌。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本《心與物遊》還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
评分雖然可以被歸納為隨筆一類,但是書的內容卻不膚淺,尤其是捲二到捲四對“物”的觀念的分析。如果對作為世界之內容的物、作為曆史過程的物、作為哲學思考的對象的物做一個總結的話,那麼宋儒程頤的一句話也許可以摘抄於此:“物我一理,纔明彼,即曉此,此閤內外之道也。”另外,陝西師大齣版社太發指瞭,照抄此書名稱編選瀋從文集,我猜他們肯定是故意的。
评分談“天”錄、說香史、由冥幣想到“錢的哲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