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人類學 王銘銘 學術隨筆 隨筆 散文 人文 人類學傢 遊記
发表于2025-02-02
心與物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將我們迴歸於物的世界之努力,落實到人的觀念,曆史的敘事及思考的方式上。
列維-斯特勞斯對於世界圍繞“開化/智慧”與“濛昧/愚蠢”形成的“天下二分麵貌”錶現齣極度的優患,他看到文明如何踩踏地球,並將它所有的角落納入自己的領地,毀之再毀,便陷入“憂鬱的熱帶”叢林,想在濛昧的“土著”那裏發現神話,反思曆史。
王銘銘,人類學傢,北京大學教授,中央民族大學特聘教授,長期從事社會人類學研究,對社會史,鄉土中國研究,城市文化史也進行瞭有影響的探討。著有《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力》(1998)《逝去的繁榮》(1999)《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1997、2005)《西學“中國化”的曆史睏境》(2005)《西學人類學思潮十講》(2005)《走在鄉土上》(2003、2006)等人類學作品。
齣色以及浩瀚的知識聯想能力,但過度學術而失去瞭該有的趣味。
評分圖裏的書上有鉛筆字跡:王銘銘害學生殺學生雲雲……隻能記得這個瞭=-=…………
評分便宜的半價書,買的不心疼!
評分老王的東西怎麼跟散文似的,而且其曆史功力實在不敢恭維。。。
評分費孝通與王銘銘作為兩代學人,費與王頗有淵源,兩人是倫敦大學同學科的校友,隻不過相隔50年,1994年王到北大後,在費手下工作,關係甚好。縱所周知,費孝通先生有儒傢的濟世之風,化為學問,便是中國社會研究中的“鄉土情結”,此種緻力於中國“鄉土性”的人類學,後來一發成為“邁嚮人民的人類學”。正是後者,受到王銘銘的質疑。作為“文革”後接受新知的一代,王銘銘更強調人類學學科的知識本位。不僅如此,在《心與物遊》中,有一篇《論水的精神》,王提齣“過去多數社會研究課題多關注費孝通所說的‘被土地束縛的中國’。盡管所謂‘鄉土中國’之說不無道理,但這一學說忽略瞭流動的水。”盡管這隻是研究角度的問題,不足為訓,但是兩代人類學之“水土不服”,卻意味深長。費的人類學遵從英國經驗主義,所研究的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
2007-4-11 9:28:42 王铭铭 1962年生于福建泉州,1985年获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学士学位,1993年获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英国城市大学社会科学系任田野研究员、博士后,1993年至1994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在北大继续作博士后,同年...
評分阅读这本《心与物游》是一段颇为艰辛的旅程。作者在前言中提到对列维—斯特劳斯的讨厌旅行和探险家,内心认同是出于对探索所得结论的自我怀疑,以及对探索所引起的负面效果的担忧,但在我看来恰恰是作者本身,“口是心非”地进行了一次对于物的梳理,其间趣味与体会颇多,但也...
評分阅读这本《心与物游》是一段颇为艰辛的旅程。作者在前言中提到对列维—斯特劳斯的讨厌旅行和探险家,内心认同是出于对探索所得结论的自我怀疑,以及对探索所引起的负面效果的担忧,但在我看来恰恰是作者本身,“口是心非”地进行了一次对于物的梳理,其间趣味与体会颇多,但也...
評分本文以“物的人类学研究”为题,有以下用意:对于物的研究,绝不是人类学的专利,只是王铭铭先生作为中国人类学者中的一员,其对于物的看法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人类学者对于物的看法。另外除了自然科学对物的研究外,似乎只有人类学对于物与人的关系有如此多的关注...
評分选修了一门文化人类学的课,然后跑到图书馆找有关的书籍。起初我是冲着作者开始浏览这本书,因为作者可以说是人类学的专业学者。在一堆堆官方的、枯燥的人类学教材中,这本类似杂文文集的书倒还颇有特色。由于时间限制,我也仅仅读过了序言,很喜欢书的名字,喜欢那种旅行的...
心與物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