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兰克,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德国法两斯占领了荷兰,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同样遭到残酷迫害。为了逃避纳粹的逮捕、监禁和屠杀,弗兰克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父亲的公司大楼里一处隐蔽的地方,直到1944年8月有人告密,隐匿的8个人被捕并关进了集中营。到战争结束,只有其父一人生还。他整理了安妮在隐匿期间的日记,出版后引起关注,并被译成多种文字。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
Annelies Marie Frank Born 12 June 1929 Died Early March 1945 (aged 15) 这一切来的那么的突然。。。 虽然已事隔68年,对当时的一切都已有一定了解。但是,当一个个曾经鲜活真实的生命突然之间在脑海中消失时;当从一个独立、乐观、聪明...
评分看了《安妮日记》后脑海中又浮现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和《美丽人生》等那些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的画面,心里很难受,难受的是,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生灵涂炭是因愚蠢的权欲膨胀和种族优越;难受的是,即使晦暗如斯,仍有颗善良纯真的心在飘摇闪烁,但它们大多最终无声息灭;...
评分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记日记了,开始的时候天天写,写完了还喜欢大声朗读,对漂亮的日记本更是倾心,总是眼巴巴地等着写完能换本新的. 上中学的时候就偷懒了很多,开始觉得是一种负担,能不写就不写,不过还是一样喜欢把自己的"大作"读给父母听,和很多同龄人有些不同...
评分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记日记了,开始的时候天天写,写完了还喜欢大声朗读,对漂亮的日记本更是倾心,总是眼巴巴地等着写完能换本新的. 上中学的时候就偷懒了很多,开始觉得是一种负担,能不写就不写,不过还是一样喜欢把自己的"大作"读给父母听,和很多同龄人有些不同...
评分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安妮对自己的感受对身边的人的感受以及对她生活的感受就像我一样,时而觉得生活充满着快乐与希望,时而又觉得苦闷不已仿佛全世界没有人能够理解一个年轻的孩子的想要过她美好生活的时候。 我觉得她告诉我了很多怎么去面对自己...
一个女孩的成长史
评分我小时候很爱一次又一次地看这本书,小时候爱看名著的那份心情长大后都被浮躁所掩盖,不见了。
评分20110425 小学的时候就在图书馆看过 但那时候应该并不明白二战啊犹太人啊是怎么一回事吧 书的内容是挺好的 不过这个版本一般 突然想到拿来重温是因为前阵子看的《自由作家》的电影又让我感触颇多
评分节日在家最大的收获,就是读完这本吃灰了很久的书。一个14岁少女在躲藏的2年多里,心灵的成长历程超出任何名人传记和心灵作家带给我的震动,女孩心思的细腻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包容和理解,理直气壮的生命态度塑造了安妮即便在最隔离的环境下也如在广阔天地一样绽放的青春年华。
评分节日在家最大的收获,就是读完这本吃灰了很久的书。一个14岁少女在躲藏的2年多里,心灵的成长历程超出任何名人传记和心灵作家带给我的震动,女孩心思的细腻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包容和理解,理直气壮的生命态度塑造了安妮即便在最隔离的环境下也如在广阔天地一样绽放的青春年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