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契克(1903一1943),捷克作家、文学评论家,出身于工人家庭,少年时便立志投身革命。1921年加入捷克共产党,1928年担任捷共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的编辑,开始为党的报刊和其他进步刊物撰写文章。捷克被德军占领后,捷共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其间他一面积极斗争,一面研究捷克19世纪的文学,后当选为捷共中央委员。1942年4月,由于叛徒的出卖,他被德军逮捕,收押于布拉格庞克拉茨监狱。在狱中,他受尽折磨却坚贞不屈,用鲜血凝成了一部轰动世界的文学名篇——《绞刑架下的报告》。1943年被德军杀害。
《绞刑架下的报告》是捷克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伏契克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一部壮丽诗篇,在捷克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 品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狱中难友们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深刻揭露了纳粹党徒的残暴行径和叛徒特务的卑劣伎俩,具有震撼人心的 艺术力量,在世界各地千百万读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948年10月,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授予伏契克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白狮子 勋章;1950年的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上,伏契克又被授予“国际和平奖”,以兹纪念。
《绞刑下的报告》于20世纪50年代初被译介到中国,与《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一起,成为*受读者喜爱的外国文学作品,后被节选编入中学语文课 本。
当战争的硝烟,在我们的生活中远去,可那些为了穷苦人民的自由而斗争的人,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在世间存活,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不论是在战斗过程中,还是身陷囹圄,不畏敌人的刀枪炮火抑或威逼利诱,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谱写出一首首英雄的壮歌。如今,他们已离我们...
评分当战争的硝烟,在我们的生活中远去,可那些为了穷苦人民的自由而斗争的人,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在世间存活,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不论是在战斗过程中,还是身陷囹圄,不畏敌人的刀枪炮火抑或威逼利诱,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谱写出一首首英雄的壮歌。如今,他们已离我们...
评分审讯者带伏契克去看暮色苍茫的布拉格。“它是多么美啊!纵使你不在人间了,它也依旧这样美…”他诱惑着他。在伏契克眼中,“夏天的傍晚,布拉格已经散发着初秋的气息”,或是在行驶的囚车中偷偷看到的更早的时光:“那是在美丽的六月里,空气中弥漫着菩提树和迟开的槐花的芳香...
评分《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监狱内生活的写照,仅仅是一本描绘二战历史一斑的危险著作,甚至没有作者自己写的出版序言、连出版都是其妻在多年以后完成。在同样描述战争严酷的著作中,或许实在无法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比,就其故事性而言,也不如帕斯捷纳克的《日瓦戈...
评分读书笔记181:绞刑架下的报告 1952年的第一版,译者不懂捷克文,用法文版做底,参考了俄文版和德文版。 这类书现在读的人比较少了,我估计即便是捷克估计也不多了。我总觉得我们现在主流历史观是有问题的,看待历史不是不是以当时的背景,把现实和过去混为一谈。前段时间有人侮...
好坚强
评分“纵令迟一些,但他们将会更加出色地去评论我已无法评论了的一切。这样,我的果实方能变得甘甜丰硕起来,虽然已永不会再有白雪飘落到我的山头。”
评分前面很写实,后面就成小说了
评分白雪永远会飘落在布拉格
评分在真正的信仰面前,死亡轻的微不足道;感动不已;回想起第一次接触这本书还是初中翻爸爸的语文课本,很怀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