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全三册)

第三帝国的兴亡(全三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美] 夏伊勒
出品人:
页数:1437
译者:董乐山
出版时间:2005-05-01
价格: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122545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二战
  • 德国
  • 第三帝国的兴亡
  • 纳粹
  • 纳粹德国
  • 战争
  • 政治
  • 历史
  • 二战
  • 德国
  • 纳粹
  • 军事
  • 政治
  • 兴亡
  • 战争史
  • 第三帝国
  • 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阿道夫·希特勒也许是属于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这一传统的大冒险家兼征服者中最后的一个,第三帝国也许是走上以前法国、罗马帝国、马其顿所走过的道路的帝国中最后的一个。那段已经闭幕了的历史,至今依然在人类的心灵中震颤。 本书是全世界最畅销的反映纳粹德国历史的巨著它精彩绝伦地记述了被希特勒称为"干秋帝围"而实际上只存在了1 2年零4个月的第三帝国从兴起到覆灭的全部过程。以其大量的、真实的资料成为论述纳粹德国最具权威的作品,是希特勒纳粹德国令人颤栗的故事最杰出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威廉·夏伊勒(William L.Shirer)生于美国芝加哥,是著名的驻外特派记者、新闻分析员与世界现代史学家。他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担任战地记者期间,报道了许多有关纳粹德国从柏林兴起到灭亡的经过。本书最初于1959年出版,刚一面世就立即轰动了整个世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雷弗·罗珀在《纽约时报》上称赞他是将“活着的证人能够与史实结为一体”的非凡杰出的历史学家。他还著有《柏林日记》(1941年)、《第三共和国的崩溃》(1969年)和关于欧洲政治、期堪的纳维亚的书,及三本小说。

本书以其大量的、真实的资料成为论述纳粹德国最具权威的作品,是希特勒纳粹德国令人颤栗的故事最杰出的研究成果。

目录信息

致谢
前言
第一编 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第一章 第三帝国的诞生
第二章 纳粹党的诞生
第三章 凡尔赛、魂玛和啤酒馆政变
第四章 希特勒的思想和第三帝同的根源
第二编 胜利和巩固
第五章 取得政权的道路:1925-1931年
第六章 共和国的末日:1931-1933年
第七章 德国的纳粹化:1933-1934年
第八章 第三帝国的生活:1933-1937年
第三编 走向战争的道路
第九章 开始的步骤:1934-1937年
第十章 决定命运的奇异插曲:勃洛姆堡、弗立契、牛赖特和沙赫特的倒霉
第十一章 德奥合并:强夺奥地利
第十二章 通向慕尼黑的道路
第十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再也不存在了
第十四章 轮到了波兰
第十五章 纳粹一苏联条约
第十六章 最后几天的和平日子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第四编 战争:初期的胜利和转折点
第十八章 波兰的覆亡
第十九章 西线的静坐战
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
第二十一章 西线的胜利
第二十二章 海狮计划:入侵英国的失败
第二十三章 巴巴罗沙:轮到了俄国
第二十四章 形势的转变
第二十五章 轮到了美国
第二十六章 伟大的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
第五编 末日的开始
第二十七章 新秩序
第二十八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
第二十九章 盟军对西欧的进攻和德国内部杀害希特勒的尝试
第六编 第三帝国的覆亡
第三十章 德国的征服
第三十一章 众神的末日:第三帝国的末日
简短的尾声
后记
参考资料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已经是第二遍读这套书了,在我所有与二战和NAZI德国有关的书里,威廉.夏伊勒的描述是少有的让我感到毛骨悚然,扼腕兴叹的。 这次的重读主要是研究德国有着优秀军事素养和传统军事荣誉的容克军官团如何沦为希特勒的战争机器。有人往往会把德国人和日本人在二战中犯下的相同反人...  

评分

就像看人物传记喜欢看主人公年轻时在干吗一样,我对纳粹当政初期及巩固权力这一段时期特感兴趣,所以总结了下希特勒当时做了神马: 1严格控制媒体,政府控制宣传,对传统艺术进行打压 2科技停滞 3在青年学生中成立青年团,团员需要下乡- -有没有很熟悉 4对劳工流动严格控制 5公...  

评分

首先,这本书应当是喜欢研究二战和第三帝国的人的必读书。 本书的特点在于: (1)主要的内容集中于战前的历史进程,主要是希特勒上台前后德国的政治情况以及上台后德国社会的一些变化,介绍的比较详细。但作者离开德国后的部分感觉以道听途说居多。不是说就是假的,但是很多地...  

评分

在柏林已被封锁,帝国已经逃脱不了陷落的命运时,依旧有无数优秀的德意志子弟执着地从机舱跳向已经变成地狱的柏林,宁愿与他们的国家共存亡,为什么?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用无数详尽的数据和事实说明,国家的经济和国家的霸权相辅相成。他叹服于英国在这方面的成功...

评分

国家的兴亡,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存亡。 在柏林已被封锁,帝国已经逃脱不了陷落的命运时,依旧有无数优秀的德意志子弟执着地从机舱跳向已经变成地狱的柏林,宁愿与他们的国 家共存亡;斯大林格勒无数优秀的俄罗斯子弟几乎是用肉体来阻挡敌人的进攻;国共两党军队在各自的战场对日...  

用户评价

评分

董乐山选择翻译《第三帝国的兴亡》和《1984》,这意外吗?

评分

历史中充满偶然性

评分

说句实话不太喜欢这部作品的写作风格,一口一个“这位独裁者”、“这个战争贩子”、“这个疯子”【啊并不是为希特勒辩护】……上卷陪我走过英国,下卷陪我走过2013年最苦闷的两个半月,最后在戴高乐机场读完了中卷第一部分,刚刚合上了中卷的第二部分,这个阅读顺序似乎也比较神奇吧……资料全面,作者的自注颇有意思,全书的感觉不像是深沉压抑的历史著作有一种读故事的感觉,但读完又让人觉得这些东西大概就是历史。其中征引的大量演讲词和纽伦堡审判证词颇为关键,但施密特等人的日记也颇为有趣~当代人写当代史……另外,值得思考的是当代史和媒体记者的联系越发紧密带来的新机遇,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问题,“新闻”与历史到底有着多大的联系,还是说本质上新闻就是一种历史记载?记者在成为记者那天是否有历史记录者的自觉?

评分

说句实话不太喜欢这部作品的写作风格,一口一个“这位独裁者”、“这个战争贩子”、“这个疯子”【啊并不是为希特勒辩护】……上卷陪我走过英国,下卷陪我走过2013年最苦闷的两个半月,最后在戴高乐机场读完了中卷第一部分,刚刚合上了中卷的第二部分,这个阅读顺序似乎也比较神奇吧……资料全面,作者的自注颇有意思,全书的感觉不像是深沉压抑的历史著作有一种读故事的感觉,但读完又让人觉得这些东西大概就是历史。其中征引的大量演讲词和纽伦堡审判证词颇为关键,但施密特等人的日记也颇为有趣~当代人写当代史……另外,值得思考的是当代史和媒体记者的联系越发紧密带来的新机遇,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问题,“新闻”与历史到底有着多大的联系,还是说本质上新闻就是一种历史记载?记者在成为记者那天是否有历史记录者的自觉?

评分

事无巨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