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長江(1909年-1970年10月23日),原名希天,四川內江人。新聞記者、編輯。民國時期《大公報》著名通訊記者,後轉嚮共産黨陣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解放日報》社長、新聞總署副署長、《人民日報》社長、國傢科委副主任、全國科協副主席兼黨組書記等職。文革時期遭到監禁並受到迫害,1970年在其下放勞改地河南確山一口枯井中發現其遺體,懷疑為自殺身亡。1978年12月27日得平反。
《中國的西北角》,是中國著名記者範長江的著作。記錄從1935年7月起,範長江作為《大公報》旅行記者的沿途見聞,嚮讀者真實地還原當時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的情況,《大公報》於1936年8月將其通訊集冊齣版,在中國的通訊史上具有重要的裏程碑意義。在《中國的西北角》中,範長江用生動的文字真實還原瞭當時中國西南、西北地區的時局狀況。全書由一係列的通訊結集而成,這使得書中描寫內容客觀真實,較少夾雜作者自己的觀點。書中包含中國國內第一次在報紙上公開如實報道工農紅軍長徵的通訊,它也讓人們在獲得對紅軍正確的認識方麵有著不可取代的積極意義。書中所涉內容廣泛,描繪的人物形形色色,既有軍政要人,又有山川小民,涵蓋瞭從社會上層至底層的各種人物的生活。這本書同時也揭示瞭當時國內日益尖銳的民族矛盾、民族壓迫的問題[3],深入透徹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大大震動瞭當時的新聞界。另外,1938年日本的鬆枝茂夫翻譯瞭本書。所製成的日譯版,使得範長江揚名海外,進一步擴大瞭他的影響力,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西北角》一版再版,産生巨大影響,獲得轟動性的成功。與當時的“西北開發”策略相襯而生,對於揭露當時社會黑暗、吏治腐敗、民族矛盾等問題均有重要的意義。
可想而知,作者写这些通讯的时候心情是很沉重的。在四川的一部分,作者有很多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透露出一些超脱的痕迹。 在后面,尤其是作者进入陕甘一带之后,开始思考更为实际的解决方法,对当地的弊政做了较深入的分析,使这一阶段的通讯更带有“政论”的色彩。
評分 評分对于平常人来说,范长江就像一个疯子,而对于范长江来说,堂吉诃德就像一个疯子。 所以,不管是范长江的作品,还是旁人对范长江的评价,都是以一种纪实文学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而堂吉诃德的故事,起初就以一部文学作品的方式来呈现,而人们就会用讨论一部文学作品的方式讨论它...
評分 評分舊書網得以淘之,價0.9元,實耗9元。初讀不覺有甚,讀罷拳拳欽佩。頁已黃,魂猶存。謂之何魂?記者憂國憂民上下求索之英魂!
评分都看瞭一個月瞭。還真是比較久
评分範長江和蕭乾都是那個時代眼光獨到有啥說啥的典範。
评分寫盡舊中國慘景……
评分讀瞭之後,僅從對當時西北局勢的瞭解,就知道瞭為什麼國民政府會垮颱。範長江先生以紀實的筆法寫齣瞭官僚腐敗無能,人民窮睏,受鴉片泛濫之災影響,苛捐雜稅嚴重的中國西北部地區。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時時嘆息,國民這樣的政府,不下颱,什麼政府下颱?此外,這本書真實的反映齣瞭當時的民族問題,不知現在是否有改觀,但是,平等,尊重,理解,始終是處理民族問題最重要的三點。其實範先生很多筆調都反映瞭少數民族的淳樸,善良,樂於助人,但是為什麼曆史上與漢人屢屢發生戰爭,作為最大的混血民族的漢族自己也應該客觀的自我反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