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对话与交流,倾听对方的观点与看法,在对话与交流中了解对方进而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双方的互相理解,也许是当今人们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而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人类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智慧在不断地增长,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太多的经验与教训,在21世纪的今天,但愿能够以更好的方式化解我们的矛盾与冲突。
伴随中日两国先后步入近代,两国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什么特点,《田中奏折》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伪送的,如何看日本扶植的中国伪政权,关于历史教科书问题中日分歧倒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在两国学术界存在分歧,更进一步影响两国的普通民众,进而影响两国关系的走向。如何跨越历史的障碍,达致长久的和平友好,这中间历史研究者又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本书就是一批日本在日中国学者试图从加强双方学者的对流与交流入手,增进双方的了解及理解。进而为达成双方学者对历史问题认识上某种程度的一致所做的一项初步工作。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选读。浅野丰美那篇也写得太好了!
评分有些收获的内容,実は詳しいことたっぷり。
评分有些收获的内容,実は詳しいことたっぷり。
评分7,據稱劉傑是研究中日關係最一流的學者,但他的文章幾乎只用日文發表,難得找到此本論文集。讀了三篇,一篇關於《田中奏摺》,一篇為劉傑所寫九一八前後中日持續相互反抗的情緒,都覺得尚可。至於《汪兆銘與"南京國民政府":抗日戰爭中的"對日協力" 》這一篇就顯得很表面,把學術史簡單的做了一個梳理,有些文不對題。最後落到中日兩國國民對歷史的差異上,用汪精衛與阿部大使的一段歷史來看現實問題,反倒是此篇文章的亮點。
评分所谓的历史真相还是偏日本侧的立场,很多地方都重对错而略因果。但无论如何,至少有那么一群中国人那么一群日本人,能放下隔阂坐下来谈了研究了讨论了。比起以前各方争执或者避而不谈也算是中日历史问题的向前一步。其实我一直觉得亚洲,至少中日韩应该统一亚洲史部分的教材。哎,四星不妨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