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收入潘國靈近年來發表於中港台的城市觀察文章,全書主要分三部分,分別是「都市浪遊篇」、「文化權力篇」、「流行主義篇」,作者將跨文化研究視野注入日常生活,包括城市空間、景觀、性、文化隱喻、微觀政治、年輕人文化、消費主義、流行符號學等,融文化理論於生活實踐,附錄「文化雜碎」一章則可說是生活文化小辭典,是一部鮮活的文化研究城市學。
文學作家、文化評論人,曾於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部、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系、理工大學、藝術學院擔任客席講師。1996年開始創作小說,小說集有《失落園》、《病忘書》、《傷城記》,其他作品有《你看我看你》、主編《王家衛的映畫世界》、《i-城志》(合著)等。《病忘書》獲第七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推薦獎,另曾獲中文文學創作獎季軍及優異獎、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等文學獎項。小說被選入國內及香港多部選集,包括《香港文學欣賞教材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2005)、《香港短篇小說選2000-2001》(香港:三聯,2004)、《香港短篇小說選1996-1997》(香港:三聯,2000)、「三城記小說系列」香港卷之《輸水管森林》(上海:上海文藝,2001)、《2001年中國香港最佳文學》(沈陽:春風文藝,2002)、「香港文學作品2000年年度選」、「香港文學系列」之《傘-〈香港文學〉小說選(1)》(香港:香港文學:2003)等。曾擔任第十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公開組」評審、IFVA 2002短片及錄像節「Asian New Force」影評人大獎評審、青年文學獎評判、全港微型小說創作大賽評判、香港電影金像獎專業評審、國際影評人聯盟獎(FIPRESCI)評審。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理事、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
为什么要读城?因为生长之所在,长于斯,活于其中。善变的城市,需要我们经常速读、细读或者深读。 《城市文化地理》这门课程在大学时曾经选修过,个人是学经济的,但对城市文化还是颇感兴趣。 看完这本书对潘国灵的细心观察所征服,或许是去过几次香港...
评分尽管是第一次,但是所得到的收获并非如我想象中那么完好,作者笔迹华美,思维天马行空,句与句之间欠缺逻辑,倘若文学功底不是很好,而且洞察力也不拔尖,这本书读起来很费劲,至少在看的过程当中走神是经常地。
评分这是本渐入佳境的书。 后半部分明显很意思。 原来苏丝黄是这么个来历。 多次出现“自由行”,其意已表。囧
评分尽管是第一次,但是所得到的收获并非如我想象中那么完好,作者笔迹华美,思维天马行空,句与句之间欠缺逻辑,倘若文学功底不是很好,而且洞察力也不拔尖,这本书读起来很费劲,至少在看的过程当中走神是经常地。
评分为什么要读城?因为生长之所在,长于斯,活于其中。善变的城市,需要我们经常速读、细读或者深读。 《城市文化地理》这门课程在大学时曾经选修过,个人是学经济的,但对城市文化还是颇感兴趣。 看完这本书对潘国灵的细心观察所征服,或许是去过几次香港...
最近好像特别迷香港和台湾啊。感觉以香港人的视角解读香港更加有说服力啊
评分謝謝steven送的書
评分喜欢香港的城市与文化
评分都市微缩浏览
评分喜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