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1911-)原名楊季康,著名作傢、翻譯傢和學者,江蘇無锡人。畢業於東吳大學,清華大學研究生院肄業。1935年與錢锺書結婚後共赴英國,法國留學。1938年鞦迴國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外語係教授。1952年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洗澡》。散文及隨筆集《乾校六記》《將飲茶》《雜憶與雜寫》《我們仨》、《走在人生邊上——自問自答》等譯作《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等。人民文學齣版社2004年齣版瞭《楊絳文集》8捲。
杨绛先生一生所著,无论是剧本。小说还是散文,都担得上一个“才”字。人们提起她,大多第一想起的是钱钟书之妻,只是因为她愿意,让妻和母这个身份放在前头罢了。她的文字,有一种极其柔软的坚韧于其中,就像洁白的蚕丝,可承千钧而不断。杨先生最著名的莫过于散文集《我们仨...
評分2016.3.7 看着书扉页杨先生三十多年前的笑容,想着那笑从“我们仨”到“我们俩”,再到“我一人”,依旧温暖。 是从我不大喜欢《围城》谈起,便说到了杨绛,阿当(哥哥)给我推荐了《干校六记》,说“又薄又好读”,之后感触良多地说了好多好多温情片刻。 六篇像日记...
評分2016.3.7 看着书扉页杨先生三十多年前的笑容,想着那笑从“我们仨”到“我们俩”,再到“我一人”,依旧温暖。 是从我不大喜欢《围城》谈起,便说到了杨绛,阿当(哥哥)给我推荐了《干校六记》,说“又薄又好读”,之后感触良多地说了好多好多温情片刻。 六篇像日记...
評分 評分由衷地喜爱杨绛先生的作品,缘起先生在《我们仨》中所呈现的种种从她凡长人生中升华而出的生活之美。那些雅洁沉静、平实细腻的文字,那种从容淡定、冷静豁达的生活态度,以及那一段绵延至今的与钱锺书先生相儒以沫、平凡朴素的爱情故事,都深深地打动着我。而我关于生活的思...
在那樣殘酷的歲月裏楊絳的文字依舊“哀而不傷” 苦日子卻娓娓道來仿佛隻是平淡日子的雜記 惟其如此纔能在那樣的日子裏熬過來挺過來吧 意誌也可以如水一般的無形 纔能以柔化解嚴酷的考驗
评分楊絳總是積極而快樂的。
评分默存過菜園,我指著窩棚說:“給咱們這樣一個棚,咱們就住下,行嗎?”默存認真想瞭一下說:“沒有書。” 真的,什麼物質享受,全都罷得;沒有書卻不好過日子。
评分越讀楊先生的作品越贊嘆,她到底經曆瞭多少事纔可以下筆如此樸素,情感如此細膩。靜水深流的感覺。
评分看到電子版,挑瞭個最老的登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