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研究法

中國曆史研究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梁啓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彆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傢、啓濛思想傢、資産階級宣傳傢、教育傢、史學傢和文學傢。十七歲中舉,後隨其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事敗後流亡日本,在當地創辦《新小說》雜誌,並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迴國後又曾組織進步黨爭取憲政。1920年後,脫離政界,先後在清華、南開任教授,並專心著述。一生完成一韆二百萬字以上,涉及社會科學所有領域, 1932年林誌鈞所編之《飲冰室閤集》搜集較為完備。有關其生平的資料則以丁文江、趙豐編訂的《梁啓超年譜長編》最為豐富。

梁是清末民初中國文壇上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闢瞭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作的新局麵。而他本人的創作雖然成就並不很高,但卻是自己理論的實踐者,為新文學的真正發展開拓瞭道路。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梁啓超
出品人:
頁數:284
译者:
出版時間:2006-4
價格:3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43199
叢書系列:世紀人文係列叢書·世紀文庫
圖書標籤:
  • 梁啓超 
  • 曆史 
  • 史學理論 
  • 中國曆史 
  • 曆史方法 
  • 治學 
  • 曆史學 
  • 國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中國傳統學術,經曆清後期的低迷徘徊之後,從清末民初起,湧現齣瞭一批大師級的學者。他們以淵深的國學根底,融通中西,不僅擘劃瞭學術研究的新領域,更開創瞭一種圓融通博且富於個性特徵的治學門徑與學術風範,而後者也正是當今學術界,經曆瞭十幾年的麯摺後齣現的“世紀迴眸” 熱潮所尤為心儀的核心問題。本叢書輯取其中尤具開創性而篇幅不大者,並約請當今著名專傢為之導讀,不僅梳理其理論框架,剔抉其精義要眇,更著重揭櫫其學術源流、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當時特定的情境與心態,從而在幫助讀者確切理解原著的同時,凸現大師們的學術個性。相信這一設計,會比單比原著,或籠統抽繹當時學風特點,來得更切近可靠。原著是垂範後世的經典之作,導讀為鞭闢入裏的精賅之論,珠聯璧閤,相得益彰。這也許是本叢書有彆於坊間同類叢書不可替代的特點而彌足珍藏。

我國傳統史學有重視“考信”的傳統。至清代樸學盛行,學者對於如休搜集材料、考訂歧誤、辨彆真僞這套學問尤其緻力,積纍瞭許多經驗和資料。《中國曆史研究法》闢瞭專章論述史料的盾集和鑒彆,就是以傳統史學所積纍的方法為基礎,運用近代學術眼光加以總結和發展。因此他申明:論述搜集和考證史料,目的是達到 “求真”,而“求真”乃是傳統學術“實事求是”的精神和方法發展輻來。求得史實的準確是史學發展的前提,否則,“其思想將為枉用,其批評將為虛發”,這就是注重史料如何搜集與鑒彆的意義所在。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来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去翻开这本书,但是偶尔有机缘翻开。看了这本书,本来对中国历史、历史研究不了解的我忽然间好像对历史研究的一个脉络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也改变了我认为中国历史研究比较刻板的印象。真是大师手笔!对中国历史研究有兴趣,或者不了解想了解的人都推荐...  

評分

本来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去翻开这本书,但是偶尔有机缘翻开。看了这本书,本来对中国历史、历史研究不了解的我忽然间好像对历史研究的一个脉络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也改变了我认为中国历史研究比较刻板的印象。真是大师手笔!对中国历史研究有兴趣,或者不了解想了解的人都推荐...  

評分

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研究历史,皆是以史为据,或探究事物规律或吸取经验教训用之于今。但研究历史亦有方法,我国历史悠久,史料繁杂,真伪难辨,这本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文笔精妙,用语考究。既有如万...  

用戶評價

评分

反正本科研究生被各種老師要求讀瞭幾遍

评分

大二,啓濛。

评分

大二,啓濛。

评分

需要紙質版。

评分

(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