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诗抄

天安门诗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童怀周 编
出品人:
页数:365
译者:
出版时间:1978-12
价格:0.83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诗歌
  • 政治
  • 天安门诗抄
  • 历史
  • 中国
  • 诗词
  • 诗集
  • 文革
  • 天安门
  • 诗歌
  • 历史
  • 文学
  • 纪念
  • 文化
  • 红色
  • 中国
  • 时代
  • 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代诗文选集。内容包括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为悼念周恩来总理写出并张贴在天安门广场的部分作品。共分为 3辑:①旧体诗、词、曲、挽联;②新体诗;③悼词、祭文和散文诗等。这本书是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童怀周(集体笔名,取“共同怀念周总理”之意)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2月出版。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竭力压制广大人民群众的悼念活动。人民群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同年 4月初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强大抗议运动。这个运动实质上是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天安门诗文创作热潮是这个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1978年,“童怀周”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16位老师的笔名,取“同怀周”(周恩来)之意。将有关的抄本加以编辑整理,编成《天安门诗抄》一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收录旧体诗词曲515首及挽联40联,第二辑收录新体诗59首,而第三辑收录悼词、祭词、誓词、散文诗等49篇。此书封面是当时中国国家主席华国锋所题。

目录信息

第一辑
民族之魂(五首)
正告你们
树碑心中
清明呐喊
一腔衷曲
告慰英灵
敬慰忠魂
浩气山河壮(九首)
星陨光犹在(八首)
扬眉剑出鞘(六首)
痛步谒高碑(三首)
大鹏瞑慧目(十三首)
热血涌心潮(八首)
人民非阿斗
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二首)
尽灭蚊和蝇
花圈层叠层
江河蕴英魂
感怀
玉碎光华新
挥泪送总理
革命代代传
伟绩铭九天
愤讨
哭听《烈士魂》
日夜怀念总理
擒妖甘献我头
神州人人悼英灵(十五首)
山呼海啸唤君回(九首)
江山千古仰英名(十首)
齐颂总理爱人民(九首)
擒妖捉怪保红旗(十五首)
谁敢挖坟自掘坟(九首)
浦江摇桥闪鬼影(七首)
群众从来是英雄(十二首)
神州正演捉鳖兵(十六首)
今日举剑斩魔妖(十六首)
痛打伪装“革命人”(十六首)
哭我中华失栋梁(十九首)
碑在人民心中埋(十一首)
字字句句颂英名(二十八首)
忠魂成虹贯中华(九首)
挥泪继承总理志(十九首)
誓斩妖孽接旌旗(二十二首)
八亿心红眼自明(十四首)
……
第二辑
第三辑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经过旧书摊的时候看到一本童怀周编的《天安门诗抄》,1978年12月初版。翻开里头第一张照片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周恩来同志”,这才想起大学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上某位老师提及的丙辰清明天安门诗歌运动。 作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人生来就有一种对先贤的崇敬,也注定了心...  

评分

这本书,如作者的名字,只是为了纪念那场运动。 打油诗居多,文笔。。实话说不咋地,厚厚的一本,但可以读的诗并不多。 但是,这场纪念,非同小可。  

评分

总以为诗词自唐宋达到顶峰后就日益衰落了。加之白话文和现代诗的推广,真正能写出韵律的国人没有了。   天安门诗抄集现代中国民间诗人的大成。许多诗词至今琅琅上口,广为传颂。   像我所耳熟能详的就有著名的《扬眉剑出鞘六首之一》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评分

总以为诗词自唐宋达到顶峰后就日益衰落了。加之白话文和现代诗的推广,真正能写出韵律的国人没有了。   天安门诗抄集现代中国民间诗人的大成。许多诗词至今琅琅上口,广为传颂。   像我所耳熟能详的就有著名的《扬眉剑出鞘六首之一》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评分

很小的时候,我的女朋友还是小时候。 她喜欢各种诗词.... 我装B 装的理所当然.... 在她极力推荐 我在地摊买下了这个 ---------------- 里面的什么什么都忘记好多好多了 今天在豆瓣看见这个封面 呵呵 随便怀念了下已经滚远了其实还剩一点的青春。 ----------------

用户评价

评分

半吊子旧体诗,中二无过“扬眉剑出鞘”

评分

我确定老到看过这本书,但还没有老到看手抄本。这才是有记忆的读的第一本“诗”。在一个小山城里,半偷半摸地看的。

评分

大三读过几次。若论文采,实属一般。政治意义非凡。

评分

我确定老到看过这本书,但还没有老到看手抄本。这才是有记忆的读的第一本“诗”。在一个小山城里,半偷半摸地看的。

评分

旧时读过,历史意义,补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