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原始(上下)

詩經原始(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方玉潤
出品人:
頁數:655 页
译者:李先耕 點校
出版時間:1986-02-23
價格:6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104993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詩經
  • 方玉潤
  • 古典文學
  • 國學
  • 詩經原始
  • 文學
  • 經學
  • 詩詞
  • 詩經
  • 原始
  • 古典文學
  • 古代詩歌
  • 儒傢經典
  • 中國古典
  • 文言文
  • 詩詞鑒賞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方玉潤晚年的著作。同治時年(一八六五)日記中曾有鴻濛室擬著叢書的目錄,其中有《詩經通緻評解》之目,然而未見此書。嚮逹先生說:《詩經通緻評解》後來成書與否,不可考。」擄同治八年(一八六九)七月初五日日記載:「《詩》無定解,臆測者多,故較他經尤為難釋。遇擬廣集眾說,摺衷一是,留為傢塾課本。名之日《原始》,蓋欲探求古人作詩本旨而原其始意也。其例先詩首二字為題,總括全詩大旨為立一序,題下如古樂府體式而不用為《序》,使讀者一鑒而得作詩之意。次錄本詩,亦仿古樂府一解、二解之例,而不用興也、比也惡套。庶全詩聊屬一氣而章法、段法又自分疏明白也。詩後乃總諭作詩大旨,大約諭斷於《小序》、《集傳》之間,其餘諸傢亦順及之。未乃集釋名物,標明意韻。本詩之上有眉有評,旁有批,詩之佳處亦點亦圈,以清眉目。然後全詩可無遁義,足以沁人心脾矣。」這裹除未提及姚際恒的《詩經通諭》外,後來《詩經原始》一書之安排論述大抵依此①。《星烈日記匯要》捲三還有論《詩》者九倏,除一條為同治十年外,其餘都是本年所記,其內容均收於後來《原始》一書之中。《詩經原始自序》署於「同治辛未年小陰月朔日」即,一八七一年。可見方玉潤從計劃至寫成本書,用瞭兩年多的時間。本書之刻始於一八七一年仲鼕,完成於一八七三年孟夏。這就是《鴻濛室叢書》三十六種之三年《詩經原始》隴不分署刊本,封麵題答為方氏親筆,並由其門人擔任全書校對。一九一四年雲南圖書館將本書收入《雲南叢書》,列為「經部第七」。後上海泰東書局又擄雲南本石印,流傳始廣。

著者簡介

方玉潤字友石,一字黝石,自號鴻濛子。他生於清仁宗嘉慶十六年(1811),死於清德宗光緒九年(1883),時年七十三歲。方玉潤祖居四川,清朝初年,其始祖方承宗遷徙雲南,開闢莊園,居於寶寧。其父方淩瀚,字振鵬,號北溟,年二十七入郡庠,以後應鄉試十三次均不第。方玉潤是其長子,少聰穎,故“督責愈切”。但玉潤從二十二歲入縣學後,應試凡十五次均不第。鹹豐五年(1855),方雨潤著《運籌神機》,投筆從戎。同治三年(1864)夏,以軍功銓選隴西州同。是年十月至隴州,而其任所長寧驛已毀於戰亂,不得已寄居州治,著書講學。其計劃有《鴻濛詩叢書》三十六種。其中刊行於世者除《詩經原始》(列為叢書第三種)外,還有《鴻濛室文鈔》一、二集(列為第二十八種)、《鴻濛室詩鈔》二十捲(第二十七種)、《星烈日記彙要》四十捲(第三十六種)。此外尚有《鴻濛室墨刻》等。

圖書目錄

點校說明
目錄
詩經原始自序
捲首上
凡例
詩無邪太極圖說
十五國風輿地圖
大東總星之圖
七月流火之圖
楚邱定之方中圖
公劉相陰陽圖
豳公七月風化之圖
諸國世次圖
附作詩時世圖
捲首下
詩旨
捲第一 國風
周南
捲第二
召南
捲第三

捲第四


捲第五


捲第六



捲第七


捲第八



捲第九 小雅
鹿鳴之什
南陔之什
捲第十
彤弓之什
祈父之什
捲第十一
小旻之什
北山之什
捲第十二
桑扈之什
都人士之什
捲第十三 大雅
文王之什
捲第十四
生民之什
捲第十五
蕩之什
捲第十六 頌
周頌上
捲第十七
周頌下
捲第十八
魯頌
商頌
重印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非常难得的繁体竖排版,值得收藏的一本好书,用来了解诗经的历史与对部分诗的解读都不失为一本好书。由于本书为清人所著所以需要有一点文学的功底。不然读起来会有点吃力!印刷上还算可以,不过按高要求来讲印刷质量有点不到位。所以只是推荐不力荐了  

評分

至少從詩經原始來看,方玉潤是個奇才。非古文派非今文派(想起薛筱卿唱的彈詞開篇《秋江》里一句「既非俗女又非僧」 :D),跳出四家紛爭,時常蹦起來把前人「批判一番」,語氣沖動而大膽。叫囂背後,有時不過是別種荒誕;然而有些時候,卻解得新趣盎然,奪人一粲。習慣了正統的...  

評分

至少從詩經原始來看,方玉潤是個奇才。非古文派非今文派(想起薛筱卿唱的彈詞開篇《秋江》里一句「既非俗女又非僧」 :D),跳出四家紛爭,時常蹦起來把前人「批判一番」,語氣沖動而大膽。叫囂背後,有時不過是別種荒誕;然而有些時候,卻解得新趣盎然,奪人一粲。習慣了正統的...  

評分

其实根本不通音律,看看古典也就是装装样子,就当是镀金了,所以故意挑经典的、竖排的、繁体字的,能唬人啊  

評分

原诗经之始意。自汉儒说诗之后,诗经之真面目渐为所掩,至宋代乃以理拘诗,诗非但不再其活泼美丽,且生硬古板地有些可憎了。诗无达诂,前人作诗之意因年代久远已无法确知,于是后世聚讼纷纭。世之说诗者,多宗诗大序和集传,后者虽自称与大序有别,如释国风为闾巷歌谣...  

用戶評價

评分

水平不夠,不太理解,也沒能靜下心來

评分

水平不夠,不太理解,也沒能靜下心來

评分

配閤《詩集傳》閱讀,另可做《古代中國的節慶與歌謠》對照書。

评分

水平不夠,不太理解,也沒能靜下心來

评分

高中時讀的 當時對詩經感興趣 現在仍然很多首還會被 倒是唐詩忘瞭一乾二淨 嗬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