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源

古詩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瀋德潛
出品人:
頁數:318
译者:
出版時間:2006-4
價格:3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1007374
叢書系列: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圖書標籤:
  • 古詩源
  • 古典文學
  • 詩詞
  • 詩歌
  • 中國古典文學
  • 瀋德潛
  • 中華書局
  • 古籍
  • 古詩
  • 詩歌
  • 經典
  • 中華文學
  • 唐詩
  • 宋詞
  • 文化
  • 曆史
  • 意境
  • 韻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古詩源》是清人瀋德潛所編的一部唐以前的曆代詩歌選集。這部書選輯瞭先秦至隋各個時代的詩歌,共七百馀首,分十四捲。這是一部帶資料性的選本,收錄作品較為廣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詩篇(除《詩經》、《楚辭》外),大多數都已選錄在內,而且還從一些古書中輯錄瞭不少民歌謠諺,內容比較豐富,可作為閱讀研究古代詩歌的參考。

著者簡介

瀋德潛(一六七三――一七六九),字確士,號歸愚,江南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是清代前期的詩人,乾隆時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除本書外,還編有《唐詩彆裁集》、《明詩彆裁集》、《清詩彆裁集》等。

圖書目錄

古詩源捲一
古逸
擊壤歌  康衢謠  伊耆氏蠟辭  堯戒  卿雲歌  八伯歌  帝載歌  南風歌  禹玉牒辭  夏後鑄鼎繇  商銘  麥秀歌  采薇歌  盥盤銘  帶銘  杖銘  衣銘  筆銘  矛銘  書車  書戶  書履  書硯  書鋒  書權  書井  白雲謠  祈招  懿氏繇  鼎銘  虞箴  飯牛歌  琴歌  暇豫歌  宋城者謳  驂乘答歌  役人又歌  �鵒歌  澤門之皙謳  �慷歌  子産誦二章  孔子誦二章  去魯歌  蟪蛄歌  臨河歌  楚聘歌  獲麟歌  角山操  盤操  水仙操  接輿歌  成人歌  漁父歌  偕隱歌  徐人歌  越人歌  越謠歌  琴歌  靈寶謠  吳夫差時童謠  烏鵲歌  答夫歌  越群臣祝  祝越王辭  彈歌  禳田者祝  巴謠歌  渡易水歌  三秦記民謠  楚人謠  河圖引蜀謠  湘中漁歌  太公兵法引黃帝語  六韜  管子  左傳引逸詩  左傳  國語  孔子傢語  列子  韓非子  慎子  魯連子  戰國策  史記  漢書  列女傳引古語  說苑  劉嚮彆錄引古語  新序  風俗通  桓子新論引諺  牟子引古諺  易緯引古詩  四民月令引農語  月令注引裏語  水經注引諺  山經引相塚書  文選注引古諺  魏誌王昶引諺  梁史  史照通鑒疏引諺  古諺古語古詩源捲二
漢詩
高帝  大風歌  鴻�歌
項羽  垓下歌
唐山夫人  安世房中歌
硃虛侯章  耕田歌  紫芝歌
武帝  瓠子歌二首  鞦風辭  李夫人歌  柏梁詩  落葉哀蟬麯  蒲梢天馬歌
韋孟  諷諫詩
東方朔  械子詩
烏孫公主  悲愁歌
司馬相如  封禪頌
卓文君  白頭吟
蘇武  詩四首
李陵  與蘇武詩三首  彆歌
李延年  歌一首
燕刺王旦  歌
華容夫人  歌
昭帝  淋池歌
楊惲  拊缶歌
王昭君  怨詩
班婕妤  怨歌行
趙飛燕  歸風送遠操
梁鴻  五噫歌
馬援  武溪深行
班固  寶鼎詩
張衡   四愁詩
李尤   九麯歌
古詩源捲三
漢詩
蔡邕  樊惠渠歌  飲馬長城窟行  翠鳥  琴歌
秦嘉  留郡贈婦詩
孔融  雜詩
辛延年  羽林郎
宋子侯  董嬌嬈
蘇伯玉妻  盤中詩
竇玄妻  古怨歌
蔡琰  悲憤詩
諸葛亮  梁甫吟
樂府歌辭  練時日  青陽  硃明  西顥  玄冥  惟泰元  天馬  戰城南  臨高颱  有所思  上邪  箜篌引  江南  薤露歌  蒿裏麯  雞鳴  陌上桑  長歌行  君子行  相逢行  善哉行  西門行  車門行  孤兒行  艷歌行  隴西行  淮南王篇  傷歌行  悲歌  枯魚過河泣  古歌  古八變歌  猛虎行  樂府
古詩源捲四
漢詩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古詩十九首  擬蘇李詩  古詩  古詩三首  古詩一首  古詩二首  古絕句
雜歌謠辭
古歌 淮南民歌 潁川歌  鄭白渠歌  鮑司隸歌  隴頭歌  牢石歌  五鹿歌  匈奴歌  成帝時燕燕童謠  逐彈丸  成帝時歌謠  投閣  竈下養  城中謠  蜀中童謠  順帝時京都童謠  考城諺  桓帝初小麥童謠  桓靈時童謠  城上烏童謠  靈帝未京都童謠  丁令威歌  蘇耽歌
古詩源捲五
魏詩
武帝  短歌行  觀滄海  土不同  龜雖壽  薤露  蒿甲行  苦寒行  卻東西門行
文帝  短歌行  善哉行  雜詩  至廣陵於馬上作  寡婦  燕歌行
甄後  塘上行
明帝  種瓜篇
曹植  朔風詩  魚�魚旦篇  泰山梁甫行  箜篌引  怨歌行  名都篇  美女篇  白馬篇  聖皇篇  籲嗟篇  棄婦篇  當來日大難  野田黃雀行  當牆欲高行  贈徐乾  贈丁儀  又贈西儀王粲一首  贈白馬王彪  贈乾粲  送應氏詩二首  雜詩  七哀詩  情詩  七步詩
古詩源捲六
魏詩
王粲  贈蔡子篤詩  七哀詩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
劉楨  贈從弟三首
徐乾  室思  雜詩
應�  侍五官中郎將建章  颱集詩一首  彆詩
應璩  百一詩  雜詩
繆襲  剋官渡  定武功  屠柳城  戰滎陽  挽歌
左延年  從軍行
阮籍  詠懷  大人先生歌
嵇康  雜詩  贈秀纔入軍  幽憤詩
雜歌謠辭  吳謠  孫皓天紀中童謠古詩源捲七
晉詩
司馬懿  �飲詩
張華  勵誌詩  答何劭  情詩  雜詩
傅玄  短歌行  明月篇  雜詩  雜言  吳楚歌  車遙遙篇
柬皙  補亡詩六章
司馬彪  雜詩
陸機  短歌行  隴西行  猛虎行  塘上行  擬明月何皎皎  擬明月皎夜光  招隱詩  贈馮文羆  為顧彥先贈婦  赴洛道中作
陸雲  榖風  為顧彥先贈婦
潘嶽  悼亡詩
張翰  雜詩
左思  雜詩  詠史八首  招隱二首
左貴嬪  啄木詩
張載  七哀詩
張協  雜詩
孫楚  徵西官屬送於陟陽  候作詩
曹攄  感舊詩
王贊  雜詩
郭泰機  答傅鹹古詩源捲八
晉詩
劉琨  答盧諶  重贈盧諶  扶風歌
盧諶  答魏子悌  時興詩
謝尚  大道麯
郭璞  贈溫嶠  遊仙詩
曹�  夜聽搗衣
王羲之  蘭亭集詩
陶潛  停雲  時運  勸農  命子  酬丁柴桑二章  歸鳥四章  遊斜川  答龐參軍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九日閑居  和劉柴桑  酬劉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贈羊長史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  與從弟敬遠  始作鎮軍參軍經麯  阿作  辛醜歲七月赴假還  江陵夜行塗中作  桃花源詩並記  歸田園居五首  與殷晉安彆
古詩源捲九
晉詩
陶潛  乞食  諸人共遊周傢墓柏  下  移居二首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  捨二首  庚戌歲九目中於西  田獲早稻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  �田捨獲  飲酒  有會而作  擬古  雜詩  詠盆土  詠荊軻  讀山海經  擬挽歌詞
謝混  遊西池
吳隱之  酌貪泉詩
廬山諸道人  遊石門詩
惠遠  廬山東林雜詩
帛道猷  陵峰采藥觸興為詩
謝道韞  登山
趙整  諫歌
無名氏  短兵篇  獨漉篇  晉白�舞歌詩  淫豫  女兒子  三峽謠  隴上歌  來羅  作蠶絲  休洗紅二章  安東平  惠帝元康中京洛童  謠  惠帝時洛陽童謠  惠帝大安中童謠  綿州巴歌
古詩源捲十
宋詩
孝武帝  自君之齣矣
南平王鑠  白�麯  擬行行重行行
何承天  雉子遊原澤篇
顔延之  應詔�麯水作詩八  章  郊祀歌  贈王太常  夏夜呈從兄散騎車  長沙  北使洛  五君詠五首  鞦鬍詩九首
謝靈運  從遊京口北固應詔  述祖德詩二首  九日從宋公戲馬颱  集送孔令  鄰裏相送至方山  過始寜墅  七裏瀨  登池上樓  遊南亭  遊赤石進泛海  登江中孤嶼  登永嘉綠嶂山詩  齋中讀書  田南樹園激流植援  石壁精捨還湖中作  登石門最高頂  石門新營所住四麵  高山迴溪石瀨茂  林修竹  於南山往北山經湖  中瞻眺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  過自岸亭詩  初去郡  夜宿石門詩  入彭蠡湖口  入華子岡是麻源第  三榖  歲暮
古詩源捲十一
宋詩
謝瞻  答靈運  九日從宋公戲馬颱  集送孔令詩
謝惠連  搗衣  西陵遇風獻康樂  鞦懷  泛湖歸齣樓中望月
謝莊  北宅秘園
鮑照  代東門行  代放歌行  代白頭吟  代東武吟  代齣自薊北門行  代鳴雁行  代淮南王  代春日行  代白�舞歌辭四首  擬行路難  梅花落  登黃鶴磯  日落望江贈荀丞  吳興黃浦亭瘐中郎  彆  贈傅都曹彆  行京口至竹裏  上潯陽還都道中作  發後渚  詠史  擬古  紹古辭  學劉公乾體  遇銅山掘黃精  鞦夜  玩月城西門廨中
鮑令暉  代葛沙門妻郭小玉作  題書後寄行人
吳邁遠  鬍笳麯  古意贈今人  長相思
王徽  雜詩
王僧達  答顔延年  和琅�王依古
瀋慶之  侍宴詩
陸凱  贈範曄詩
湯惠休  怨詩行
劉俁  詩一首  漁父  答孫緬歌  宋人歌  石城謠  青溪小姑歌
古詩源捲十二
齊詩
謝�  江上麯  同謝谘議詠銅雀颱  玉階怨  金榖聚  入朝麯  同王主簿有所思  京路夜發  和徐都曹齣新亭渚  遊敬亭山  遊東田  暫使下都夜發新林  至京邑贈西府同  僚  酬王晉安  郡內高齋閑望答呂  法曹  新亭渚彆範零陵雲  之宣城郡齣新林浦  嚮闆橋  在郡臥病呈瀋尚書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直中書省  宣城郡內登望  高齋視事  落日悵望  移病還園示親屬  送江兵曹檀主簿硃  孝廉還上國  鞦夜  和何議曹郊遊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  和伏武昌登孫權故  城  新治北窗和何從事  和江丞北戍琅�城  和王中丞聞琴  離夜  王孫遊  臨溪送彆
王融  淥水麯  巫山高  蕭谘議西上夜集  和王友德元古意二首
張融  彆詩
劉繪  有所思
孔稚圭  遊太平山
陸厥  臨江王節土歌
江孝嗣  北戍琅�城詩  東昏時百姓歌
梁詩
武帝  逸民  西洲麯  擬青青河畔草  河中之水歌  東飛伯勞歌  天安寺疏圃堂  藉田
簡文帝  摺楊柳  臨高颱  納涼
元帝  詠陽雲樓簷柳  摺楊柳
瀋約  臨高颱  夜夜麯  新安江至清淺深見  底貽京邑遊好  直學省愁臥  宿東園  彆範安成
傷謝�  石塘瀨聽猿  遊瀋道士館  早發定山  鼕節後至丞相第詣  世子車中作  奉和竟陵王經劉�  墓
古詩源捲十三
梁詩
江淹  從冠軍建平王登廬  山香爐峰  望荊山  古離彆  班姨妤詠扇  劉太尉琨傷亂  陶徵君潛田居  休上人怨彆  郊阮公詩
範雲  有所思  贈張徐州謖  送瀋記室夜彆  之零陵郡次新亭  彆詩
任�  贈郭桐廬齣溪口見  候餘既未至郭仍  進村維舟久之郭  牛乃至  贈徐徵君  彆蕭谘議衍  齣郡傳捨哭範僕射  三首之一
丘遲  侍宴樂遊苑送張徐  州應詔  旦發漁浦潭
柳惲  江南麯  贈吳均  搗衣詩
庾肩吾  奉和春夜應令  亂後行經吳禦享  詠長信宮中草  經陳思王墓
吳均  答柳惲  酬彆江主簿屯騎  主人池前鶴  酬周參軍  春詠  山中雜詩
何遜  日夕望江山贈魚司  馬  道中贈桓司馬季�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  贈諸遊舊  送韋司馬彆  彆瀋助教  與蘇九德彆  宿南洲浦  和蕭谘議岑離閨怨  臨行與故遊夜彆  與鬍興安夜彆  慈姥磯  相送
王籍  入若耶溪
劉峻  自江州還入石頭詩
劉孝綽  古意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  詩以答  寒夜怨
曹景宗
光華殿侍宴賦競病  韻
徐悱  古意酬到長史溉登  琅�城
虞羲  詠霍將軍北伐
衛敬瑜妻王氏  孤燕詩
古詩源捲十四
陳詩
陰鏗  渡青草湖  廣陵岸送北使  江津送劉光祿不及  和傅郎歲暮還湘州  開善寺  徐陵  齣自薊北門行  彆毛永嘉  關山目
周弘讓  留贈山中隱士
周弘正  還草堂尋處士弟
江總  樂府歌辭  企喻歌  幽州馬客吟歌辭  琅�王歌辭  钜鹿公主歌辭  隴頭歌辭  摺楊柳歌辭  木蘭詩  捉搦歌  遇長安使寄裴尚書  入攝山棲霞寺  南還尋草市宅  並州羊腸阪  於長安歸還揚州力  月九日行薇山亭  賦韻  哭魯廣達  閨怨篇
張正見  鞦日彆庾正員  關山月
何胥  被使齣關
韋鼎  長安聽百舌
陳昭  昭君詞
北魏詩(附)
劉昶  斷句
常景  司馬相如  王褒  嚴君平  揚雄
溫子�  從駕幸金墉城  搗衣
鬍叟  示陳伯達
鬍太後  楊白花
雜歌遙辭  鹹陽王歌  李波小妹歌
北齊詩(附)
邢邵  思公子
祖�  挽歌
鄭公超  送庾羽騎抱
蕭慤  上之迴  和崔侍中從駕經山  寺  鞦思
顔之推  古意  從周入齊夜度砥柱
馮淑妃  感琵琶弦
斛律金  敕勒歌
雜歌謠辭  童謠
北周詩(附)
庾信  商調麯  烏夜啼  對酒歌  奉和泛江  同戶記室從軍  至老子廟應詔  擬詠懷  喜晴應詔敕自疏韻  和王少保遙傷周處  奉和永豐殿下言誌  詠畫屏風詩  梅花  寄徐陵  和侃法師  重彆周尚書
王褒  關山篇  渡河北
隋詩
煬帝  飲馬長城窟行示從  徵群臣  白日篇
楊素  山齋獨坐贈薛內史  二首  贈薛播州
盧思道  遊梁城
薛道衡  昔昔鹽  敬酬楊僕射山齋獨  坐  人日思歸
虞世基  齣塞  入關
孫萬壽  和周記室遊舊京  早發揚州還望鄉邑  東歸在路率爾成詠
王胄  彆周記室
尹式  彆宋常侍
孔德紹  送蔡君知入蜀  夜宿荒村
孔紹安  落葉  彆徐永元秀纔
陳子良  送彆  七夕看新婦隔巷停車
王申禮  賦得岩穴無結構
呂讓  和入京  明馀慶  從軍行  大義公主  書屏風詩  無名氏  送彆詩  雞鳴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中學時候讀的書,這次回家看到便帶了過來。 準備放在床頭當作隨興的讀物。 不過以我的古文水平,先秦的詩歌有點困難,《康衢謠》就讓我Google Baidu了半小時之久.......... 沮喪 立我蒸民 莫匪爾極 不識不知 順帝之則 立,同粒;蒸,數也,蒸民,兆民也。立我蒸民,令兆民...  

評分

評分

如题。日记不能发了,借这块地方。 临睡了,白天和友人聊过一些,总之就是一种预感:经此世变,整个世界已经与此前完全不同。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就有这样的感觉,因为还没有看到真正极悲惨的事情发生在眼前,但是这些日子已经看到无数引人怖惧和联想的只言片语。也并非是要耸人...  

評分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这一日,我蹲在门外的树墩上吃晚饭,一只兔子跑过来说道, “我风尘仆仆,怀揣符节,跑过了千木万树,我看到每棵树下都有一个焦枯的人形,或躺卧,或徘徊,或吸烟,或举目,或远望,或恍惚。鸟飞绝,兔踪灭。若有待,若有思。卷不去,拂还来。青青子...  

評分

中华书局的东西还是很负责任的 繁体字竖排版的现代印刷版本 有少量诗篇有古文简介 没有今译注释 适合有一定古诗词诵读基础的读者 平装 比较朴素的版本  

用戶評價

评分

誰道閑情拋卻久

评分

誰道閑情拋卻久

评分

蹭瞭整整一個學期,終於把這本書蹭完瞭。不得不感嘆一句戰戰栗栗,旦復旦兮= = 好多詩讀下來都是一知半解,南北朝時的作品尤甚。好在有瀋歸愚的箋注,量不多但廢話絕少,每每有撥雲見日之功。我這等悟性低下的,少瞭箋注大概大半都要讀不知味瞭。開捲便是《擊壤歌》,不由得想起硃傢阿姨們,有所思或是擊壤歌或是最喜歡的南風起,吹白沙一片便知此書在她們心中之重瞭。真要說的話還是愛讀古諺謠和民歌,很少會有及得上在書中翻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時的快感瞭。叔夜妙極,彭澤還需細品。康樂公的說不上什麼好,倒是常常為妙手偶得的句子動心。可惜像“昔去雪似花 今來花似雪”“送君自有淚,不假聽猿鳴”這樣的句子入唐以後便見得少瞭。瀋德潛在楊素之下注“武人亦復奸雄,而詩格清遠……真不可解”。文帝“鞦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

评分

訴諸人心,討諸人耳

评分

使覽者窮本知變,以漸窺風雅之遺意,猶觀海者逆河上之以溯昆侖之源,於詩教未必無少助也夫。忍之須臾,乃全汝軀。伯牙心悲,延頸四望,但聞海水汩沒,山林窅冥,君鳥悲號。漁者覆船自沉於江,為諾子胥之誡。凡此種種皆是古之大義大愛,盈眶熱淚不能自已,恐小人於心,狹隘瞭詩品真善。書中熟悉的詩詞具有齣處,時常有驚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