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包括《锌皮娃娃兵》、《切尔诺贝利的祈祷》两种,都是作者“文献文学”的作品,前一部以阿富汗战争中俄罗斯一方的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为主,基本没有作者的描述;后一部则以谈话录的形式,记下了作者走访三年的成果。
阿列克西耶维奇是白俄罗斯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主要是以类似我们的报告文学方式出现,但她更少一些文学,更多一些报告,用她的话来说,叫“文献文学”。
#書# 2014《鋅皮娃娃兵》7.5/10 作者:[白俄] S·A·阿列克谢耶维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铁葫芦图书 出品方: 磨铁·铁葫芦 译者: 高莽 出版年: 2014-8-15 對比閱讀英語版 #書# 1992《ZinkyBoys》8/10 作者: Svetlana Alexievich 出版社: W. W. Norton & Company 副标题: Sovie...
评分 评分每次看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都像一场自虐,主题过于沉重:战争、死亡、巨大的人类灾难;情感过于悲怆:爱情的破碎、亲情的失落、对国家的失望;矛盾过于复杂:服从与反抗、真实与虚假、正义与非正义……看她的书常常饱含热泪,内心纠结、气愤、无奈、疲惫、灰暗、悲凉、...
评分在苏阿战争中阵亡的苏联士兵被装进锌皮棺材运回国内,这些士兵大多是被新征入伍20岁左右的年轻人,因此也被称为锌皮娃娃兵。 今天介绍的是2015年诺奖得主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锌皮娃娃兵》,这本书记录了参加过苏阿战争的士兵及烈士家属的陈述。在介绍这本...
评分我相信作者沒有刪改過她收集的原始素材。關於阿富汗戰時經濟那部分完全正確。切爾諾貝利那半本沒空看。
评分这个版本。。封面丑死。。。
评分CCCP帝国腐朽了,留下无数锌皮娃娃兵。
评分斯.阿称自己的作品为“文献文学”。此书包含《锌皮娃娃兵》和《切尔诺贝利的祈祷》,高莽代序,翻译上要比凤凰出的好多了,由于刚读过凤凰出的切尔诺贝利,所以本次只读了娃娃兵。母亲、妻子、战士,战争的目光与灾难不同,只有亲身亲历者及其亲人才能有切身的伤痛和体悟。依然是通过采访的形式,以一个来信者的内容分为三天,开头由作者自己的日记作为总结观点开篇,中间不再插入心理分析,纯以客观呈现,带给人不一样的真实体验。阿富汗战争与越战一样,是披着外衣的入侵,作为士兵,只不过是莫名其妙地做着莫名其妙的事,莫名其妙地死亡和屠杀,在莫名其妙中怀疑人性....痛苦、折磨、撕裂的自我、价值观颠覆.....
评分这种纪实性文学,再创作空间很小,况且以采访报道式引言,也没有什么主观文字表达。对于战争,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并没有直接的体验,我们只能通过文字符号和新闻媒介中一闪而过的图像去想象,这种经验的空白恰恰吸引我们去填充和满足个体的视野。在局部战争成为热点的现时,战争双方都出自自我道义,对于这些有两种展示,一种是亲身经历者,一种是被迫回忆者,后者往往是那些罹难的家属,特别是好几位母亲对儿子的回忆,那种人去楼空,此地空余恨的非惨烈的战争外场面,充满了一丝一缕无法割舍的母爱,它更让人动容。我们无法真正理解却能感同身受那些出自爱国主义,被舆论宣传所欺骗的家破人亡的心理痛楚,战争的异化让所有人怀疑人的自我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兼爱非攻是不是大同世界的理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