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起,黃裳開始有意識收集師友輩作傢、學人的手書墨跡。積之既久,漸具規模。張元濟、瀋尹默、馬敘倫、鄧之誠、周作人、許壽裳、瀋從文、廢名、茅盾、硃自清、巴金、冰心、曹禺、葉聖陶、俞平伯、錢锺書、楊絳等數十位現代名傢皆應其約請題贈。十年浩劫期間,這批手跡與作者藏書一樣難厄運,悉數籍沒。“文革”後,這批私藏得以部分“珠”還,於是有瞭這組三十餘篇“記幸”文字:隨筆以作傢、學人的手跡為緣起,或散記作者與其交遊因緣,或述評其生平、創作、研究大端,或品藻其收藝風格,類乎師友記風神,而又兼具人物評傳路數。而今,這些現代名傢大多先後謝世,紙上煙雲也化作曆史遺存,於猶存的墨跡中重晤前賢,想見其道德文章,不無興感。
黃裳,原名容鼎昌.一九一九年生.山東益都人.曾做過記者、編輯、編劇。四十年代開始散文創作,並熟於版本目錄學。結集有《錦帆集》、《關於美國兵》、《舊戲新談》、《過去的足跡》、《榆下說書》、《銀魚集》、《翠墨集》、《清代版刻一隅》等三十餘種,輯有《黃裳文集》六捲。譯有《獵人日記》等。
写在《珠还》边上 终于有了一本新版的《珠还记幸》,文与图的完美交织,烘托出“明珠有泪,良玉生烟”的氤氲之美;天空地阔的疏朗版式,浸染成从容有致的氛围。再看作家出版社的《来燕榭集外文钞》,密如群蚁排衙,读来真是辛苦不尽。 ...
評分读黄裳先生的书,是很有趣味的一件事:一方面他的旧作不断重出新版,一方面他总有新作从容应市,两者算起来难免让喜爱“黄书”的读者乱了方阵。倘若按行世的版本计算,芜杂凡三十余种,倒是洋洋大观的一种收藏喜悦。而这样多姿的版本状态,恐怕是黄裳作品的一个特色。惟其如此...
評分过去的纸张小页,随同那个时代逝去了。一代风云人物,过去的人情世故,离我们越来越远。小小纸页背后,是文人之间的笔墨交往,即使共和国之后身居高位,也不敢亦不能告别文人的习气,这也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吧。70年代之后生长的普通人家,已经失去了这种文化生态,代之而来的是...
評分厚厚的一大本,又是黄老先生的旧作新印。只闻其名,拿到手的已经是据说的修订本了。肯象“三联”出大力气做这样精美的大布头,真该好好夸奖。走的还不算很遥远的年代,但确是我们隔膜了很久的记忆,在老先生们一页页泛黄却墨色如新的信笺里徐徐而来,书香弥漫。
評分厚厚的一大本,又是黄老先生的旧作新印。只闻其名,拿到手的已经是据说的修订本了。肯象“三联”出大力气做这样精美的大布头,真该好好夸奖。走的还不算很遥远的年代,但确是我们隔膜了很久的记忆,在老先生们一页页泛黄却墨色如新的信笺里徐徐而来,书香弥漫。
非常喜歡,印刷精美,真稱得上是當代善本書
评分黃老頭兒遍訪名傢四十餘年所得,如今都已散瞭。
评分《舊日紅》毛邊本001賣到4000多,不可思議。
评分他有一種舊時代的風雅,和曆經時光後傲然挺立的風度,當今難尋。專屬老輩人。
评分在上海圖書館藉閱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