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現代著名作傢。原名和樂,改名玉堂、語堂,筆名毛驢、宰予、豈青等,文學傢。福建龍溪人。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1919年後留學美國、德國。1923年迴國,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任教,支持愛國學生運動。1926年去廈門大學任教,寫雜文,並研究語言。1932年後陸續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推動小品文的創作,成為論語派主要人物。1936年旅居美國。1947年任聯閤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學校長。1966年定居颱北。著有《剪拂集》、《開明英文讀本》、《開明英文文法》、《大荒集》、《我的話》、《生活的藝術》、《吾國與吾民》、《無所不讀》、《京華煙雲》、《風聲鶴唳》和《語堂文存》等。
前两天当宅女,一直窝在沙发上、床上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就快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了,不过还是在饿极了的时候还是要吃饭的、困极了的时候也还是要休息的,因为先生说既有了这个无底洞,就自须填满,不能光靠形而上的精神活动啊。 书评家peter precott 说:读完这术后,...
評分昨晚睡前翻看林语堂的《The Importance of Living》,随手翻到“ON BEING WAYWARD AND INCALCULABLE”一篇。看了一小段才发现自己第一眼认错了题目,误认为是“ON BEING AWARE AND INCLUDED”,再回头看时已经丧失了阅读兴趣。 人读书一般有三种态度,一是出于功利,二是求新...
評分之前上初中的时候读过林语堂的《中国人》(《吾国与吾民》),最近又读了他写的《生活的艺术》。书架上还有一本他的《人生不过如此》,也准备在近期读完。看书名就知道林语堂老先生是个幽默旷达的人。因为此书当年在美国也以英文出版,所以书中介绍了中国的许多文化和生活方式...
評分Mr.Lin's immortal masterpiece is one of my favorite. It's a shame that the English Version published in China is a kind of patchy one. Too many eliminated details probably blunted its brilliance. Nevertheless, no matter how incomplete it might be, this boo...
評分同心如牵挂,一缕情依依 ——论《生活的艺术》中的林语堂的爱情艺术 摘 要: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以一种闲适的意趣,直抒他对于生活经验的理解,看似闲庭散步;实则蕴含着林氏本人的旷怀达观、闲适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作者的...
寫的真是好
评分不好讀的書讀一遍都嫌多,好讀的書多讀幾遍纔知道裏麵有這麼多美妙的想法。《生活的藝術》是後者,喜歡什麼樣風格的作傢喜歡什麼樣風格的筆調的直覺是個人讀書的品味,與好壞無關。林sir是懂品味閑趣生活的人,和眾多old-wise-man一樣,淵博、幽默、隨和,而這本書本身,雖然不能百分一百地贊同,但的的確確值得多讀幾遍——哦,每次讀都會多認同一些,也多不認同一些。
评分學習生活……
评分一時的暢銷書 也是醉瞭
评分For the first time I am impressed by the Chinese lifestyle.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