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現代著名作傢。原名和樂,改名玉堂、語堂,筆名毛驢、宰予、豈青等,文學傢。福建龍溪人。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1919年後留學美國、德國。1923年迴國,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任教,支持愛國學生運動。1926年去廈門大學任教,寫雜文,並研究語言。1932年後陸續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推動小品文的創作,成為論語派主要人物。1936年旅居美國。1947年任聯閤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學校長。1966年定居颱北。著有《剪拂集》、《開明英文讀本》、《開明英文文法》、《大荒集》、《我的話》、《生活的藝術》、《吾國與吾民》、《無所不讀》、《京華煙雲》、《風聲鶴唳》和《語堂文存》等。
《生活的艺术》探讨生命、心灵的价值,并抒发作者个人对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的观感,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而论及周遭,乃至整个社会。全书虽被分为十四章,但在重要观点上前后呼应,各章虽有一既定的讨论主题,但往往将内容向外扩展,并无绝对的限制,这正合作者所提倡的悠闲随...
評分最近的阅读计划中有一大部分是重读经典。重读是特别愉快的过程。一本好书,刹一谋面,面目依稀可辨,又倍感陌生。随着与作者“对谈”深入,记忆的芬芳氤氲,“喜从中来乱狂呼”。林语堂先生说,读书所得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
評分前两天当宅女,一直窝在沙发上、床上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就快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了,不过还是在饿极了的时候还是要吃饭的、困极了的时候也还是要休息的,因为先生说既有了这个无底洞,就自须填满,不能光靠形而上的精神活动啊。 书评家peter precott 说:读完这术后,...
評分 評分不近人情 2010年9月27日有篇名为《外媒评中国女性五大特色》文章在各大中文网站上转载,文章分析了中国女性在市场经济及全球化过程中的嬗变,其中就最重要的一个结论是:中国女性(至少是都市女性)变得越来越有野心,越来越渴望成功。 林语堂先生在七十多前总结的美国人的三...
不好讀的書讀一遍都嫌多,好讀的書多讀幾遍纔知道裏麵有這麼多美妙的想法。《生活的藝術》是後者,喜歡什麼樣風格的作傢喜歡什麼樣風格的筆調的直覺是個人讀書的品味,與好壞無關。林sir是懂品味閑趣生活的人,和眾多old-wise-man一樣,淵博、幽默、隨和,而這本書本身,雖然不能百分一百地贊同,但的的確確值得多讀幾遍——哦,每次讀都會多認同一些,也多不認同一些。
评分斷斷續續讀完的,讀得很不認真。等我老瞭,再讀一遍。
评分學習生活……
评分斷斷續續讀完的,讀得很不認真。等我老瞭,再讀一遍。
评分不好讀的書讀一遍都嫌多,好讀的書多讀幾遍纔知道裏麵有這麼多美妙的想法。《生活的藝術》是後者,喜歡什麼樣風格的作傢喜歡什麼樣風格的筆調的直覺是個人讀書的品味,與好壞無關。林sir是懂品味閑趣生活的人,和眾多old-wise-man一樣,淵博、幽默、隨和,而這本書本身,雖然不能百分一百地贊同,但的的確確值得多讀幾遍——哦,每次讀都會多認同一些,也多不認同一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