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世界著名汉学家。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模式向读者介绍了他的观察和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为成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我喜愛這本書,它迅速而強力的節奏、優美的文筆和奇異的情節,在在震撼了我,使我想起Borges或Calvino的小說。但《胡》卻是歷史--由當代英文散文大師之一以卓越生動的文筆所敘述的歷史。」-Mark Strand
「在《胡若望的疑問》一書裡,史景遷做到了偉大史學家所經常做的-處理過去的場景一如當前的現況。場景變得鮮活,讀者不禁會問,下一場是什麼?他優越的層面之一是以自由流暢的結構、生動有趣的敘述將讀者帶入1720年代難忘的回憶之旅;另一個層面是他熟練地掌握了各項細節和資科。人們可以期待他將會奠立一種風格,而且會有人文主義的模倣者,但模倣並非容易的。」-John King Fairbank
「誰(Who)?難說!【譯者按:本書英文書名為The Question of Hu(胡的問題),其實隱含著The Question of Who(誰的問題)的意思】。史景遷絕妙的敘述,探究了一個自我、認同、個性、語言和地位全部重疊在一起的領域。這是一部精采的散文作品,作者在書中建構出一種文體,可以完全表達出胡對不可理解的西方所感到的迷惑。」-John Hollander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其中国研究系列都是从故纸堆中翻检、整理、重叙的中国故事。读了其中的两本:《王氏之死》(the Death of Woman Wang)和《胡若望的困惑之旅》(the Question of Hu)。两本书都是以时代背景中的小人物为核心,以他们的故...
评分今天有人截取了本书的一段,问我能不能读懂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这段话是: 我实在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到底方济各会的什么别称可以和“圣公会”同音异字,于是我找来这本书阅读,希望从中找到有用的帮助。结果没相当,首先是给我当头来了一棒——你知道这个译者说的“圣公会”是什么...
评分觉得这本书的写法已经不是很新鲜的东西了,毕竟从70年代历史的叙事复兴以来,小而纵深的写法,借鉴文学的口吻,以叙事作为事件的核心、以档案为主要材料……都是比较常用的历史写作手法和材料来源。 这本书其实和宗教联系很紧密,可惜我对此了解不多,也不欲从这个角度切入。 ...
评分 评分描绘出了一个迷茫怪诞的胡若望,却并没有给出为什么,甚至鲜有尝试,最后的结果是读者比胡若望以及神父还要疑惑。也许这对于将胡若望这一具有奇妙经历的普通人引入大众视野有所裨益(这也是为什么给出三星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一般读者,则过于匮乏。或许对当时中国和西欧社...
一个广州人在法国
评分1)有一個猜想:胡若望應該只會廣州話吧?1723年見到胡若望的那個東京人(Tonkinese)講的也是廣東話(p. 99),而傅神父應該並不會廣東話吧?,他1699年到達廈門,“長期服務於福建和江西”,1711年到北京,1720年南下廣州(p. 8)。這樣一來,神父和胡若望恐怕沒辦法很好地溝通吧?2)“我是來上史景遷,不是來上中國史的”(p. 113),「上」這個字用在這裡真的好麼?
评分一个广州人在法国
评分早期中國人在歐洲
评分虽说简体版很多意淫,台版这词句也够凹造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