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活泼、聪慧的女子崔雅,三十六岁邂逅肯·威尔伯.彼此一见钟情,于是喜结良缘。然而就在婚礼前夕,崔雅却发现患了乳癌,于是一份浪漫而美好的因缘,引发出了两人共同挑战病魔的故事。他们煎熬过五年时间,因肿瘤恶化.终而不治。在这五年的艰难岁月里,夫妻各有各的痛苦和恐惧,也各有各的付出;而相互的伤害、痛恨、怨怼,借由静修与修行在相互的超越中消融,并且升华到慈悲与智慧……在这个过程中,病者的身体虽受尽折磨,而心却能自在、愉悦、充满生命力,甚至有余力慈悲地回馈,读来令人动容。
在这部死亡日记中,女主人公的叙述与男主人公的解说浑然交织为一体,宛如对话、交流。相互解读,使其内心体验成为真实的生命经验。
肯·威尔伯是美国后人本心理学家、哲学家。其重要著作有:《万法简史》、《意识光谱》、《性、生态与灵性》等十余种。
“亲爱的,如果时候真的到了,那就走吧。别担心,我回去找你的。曾经找到你,我答应一定再把你找到。你要走,别担心,就走吧。” “你保证一定找的到我?” “我保证。” 读完了。才匆匆读完了一遍而已。她终于是离去了。有那么多神性的灵光环绕。而他是留着泪,最后一次的...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正行走在人生漫长的峡谷。也许要多年以后才能真正明白,这段峡谷的来历,是否有所谓的起点和终点。 面对任何苦痛,我们的反应都和最初的崔雅一样,愤怒、不解、悔恨、委屈。理性使我们时刻都试图为人生的遭遇寻找秩序和意义。求诸于外,或求诸于己...
评分奇怪的是,连续两个晚上在睡梦中我把衣服脱掉,赤裸着上身昏睡。然后再清醒时把衣服穿上。 冬天的夜晚,想必不会因为汗湿而自己除去衣衫,肯定的是,我的房门是锁好的,除了自我的灵魂,没人能进入我的房间。 也许一切的缘由,因为最近几日都在吞啃着《超越死亡-恩宠与勇...
评分看完之后我打算看到亲友生病就推荐这本书。 也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很是欣喜。 其实心理学这样子大而吓人的学术语言根本无用,应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需要知道的道理。
评分终于读完了,这本《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之后,我再也没力气从上千本书中挑选一本接着读,似乎读任何一本书几乎都是对《恩宠与勇气》中两个与无伦比的灵魂的不恭。没人可以评论这本书,连上帝也不能。相信很多人读过它都可能会有一种感觉,跟崔雅相比,自己千真万确地生活在...
被接受就是恩典。接受这一事实,才是勇气。 痛苦不是惩罚,死亡不是失败,或者也不是一项奖赏。
评分如果我们仅仅是懂得了痛苦的生命本源,那么我们的了解或许只能止步于勇气与黑暗的搏斗,而无法探究生命的内核,能出能入才是王道
评分兼具感动与启示的好书!
评分主线故事非常弱,几乎全是主角双方的表扬与自我表扬,患病过程的描写完全是求医治病的流水账,书针对的读者群体难道是已经患癌的病人?日记和对神秘主义的解读大量掺入的写法不仅偷懒,而且可读性都不好,爱情当然伟大,可书本身是很糟糕的。
评分真诚透彻还不够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