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城

赭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田晓菲,笔名字文秋水,1971年生。14岁从天津13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1989年毕业。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此后分别在柯盖德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任助理教授,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出版作品有《爱之歌》(诗集,1988),《生活的单行道》(散文集1993),《秋水堂论金瓶梅》(2003),《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译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198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2001),《他山的石头:宇文所安自选集》(2002)。现正致力于梁朝宫廷文化研究。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田晓菲
出品人:
页数:300
译者:
出版时间:2006-3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41890
丛书系列:书写与影像系列
图书标签:
  • 田晓菲 
  • 游记 
  • 西班牙 
  • 旅行 
  • 随笔 
  • 历史 
  • 诗歌 
  • 散文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通过亲身游历和直接体验西班牙所遗留的古代阿拉伯文化遗产,以及对于古代摩尔人在西班牙的王朝兴替等历史史迹和阿拉伯相关优秀文学遗产的翻译和解读,作者把对西班牙南部历史名城"赭城"的游历变成了一次旅途中的旅途,从现实中的地理的旅行进入了历史与文化的深层文本旅行。并配以相关精美的艺术与历史遗迹的图片,使得本书成了一场活色生香的文字的盛宴。作者少年即负诗名,文字精致老到,译笔(包括散文和诗歌)天衣无缝。实为文字之美的生动展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从柯尔多巴清真寺到塞维拉,再到赭城。一路惊叹。 写赭城的书不在少数,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并不单纯是一本游记。作者把更多的笔墨给了那些诗歌和艺术。读它仿佛读诗集,穿插在其中的细密画也恰到好处。 想起张承志在这片安达鲁西土地上收获了“没有胜者,唯有安拉”,...  

评分

2009-05-25 17:48 (分类:默认分类) 终于看完了田晓菲的《赭城》,前前后后,拖拖拉拉的看了一个月吧。额,虽然是关于文字与图像的游记,但是总找不到阅读的兴趣。不像余秋雨似的发人感慨,也不像曾哲似的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田的书只是让人觉得是部文化史。关于西班牙安达露...

评分

看完《赭城》有段时间了,思忖再三,好象没有着手可写的地方。既然标题为《田晓菲的赭城》,那么就先从田晓菲开写好了。这是一位天资与后学并重的作者,负有“从少年诗人到哈佛教授”的盛名。朋友推荐说她最好看的书是《秋水堂论金瓶梅》,我还没读到。就《赭城》来说,它...  

评分

最开始看《赭城》,是冲着田晓菲这个名字去的,看过她的《秋水堂论金瓶梅》,就让我不能忘记。 一开始总以为它是一部关于西班牙的游记,文字里满是悠然前行的从容,颜色鲜艳的异国图片穿插其间,拉开了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也让我的阅读变得缓慢,可是,越往下看,越被吸引,感...  

评分

赭城,这是阿拉伯—安达露西亚文化留在西班牙大地上的印记,曾经的摩尔王朝的栖居地。“它既不同于远东文明,也和基督教文明具有深刻的差别。”这个国度,西班牙,所闻名于世的,不仅仅是巴塞罗那和马德里,银色的十字架,暴烈的公牛,还有柯尔多巴、塞维拉,赭城,在覆灭的王...  

用户评价

评分

十余年前读过林达著的《西班牙旅行笔记》,除了磅礴厚重的块头外,唯一记忆中留下残影的便是那座清真寺改装的教堂了,依稀记得作者指向了宗教宽容。在田晓菲的书中看到原景复现,有种兜转后巧遇的缘分。公平来说,这本书带给我失望的情绪居多,文学感言密匝着沧桑旧景,诗歌抢夺了建筑人文的核心位置,纸上巡游代替了实地探访,让人怀疑,仅凭二手照片和影像,也能堆积出同样篇幅和质量的文章,这是文人写景的通病,“历史大散文”的余绪,神思灿然的秋水君未能免俗。修辞用老,将累坠的金橘比作苍翠间出没的小月亮,初见拍案,再见称奇,三见生厌,华灯广厦的废墟上跃动的现代人,全被施了隐身术,半幅脸孔全无,仿佛被清场,来成全故影缭绕,覆国重生。评语赞其活色生香,我却咀嚼着人工香料的滋味,意趣蒸发,阖卷怅然,脑内空洞。

评分

这是一本不合格的诗歌鉴赏与不充沛的史话援引的伪游记。随手一翻都是别人的货(虽然可能为作者所翻译),原来掉书袋就是所谓逼格蹭蹭蹭往上涨

评分

文本部分基本上可说是优雅流畅。但还是能感到有些放不开。这大概就是女人的局限。

评分

本书是一媲美赭城的人文城堡。学术最高境界,莫过于寓教于乐,不必借用聱牙诎曲的术语阐释,将自己所及理论艰难地堆砌起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让读者望而生怯、无从亲近;而是以平实的语言、不紧不慢的叙述中不露痕迹地宣示着作者自己的品行、人格、审美以及对于美的永恒寻觅。田晓菲这本书最叫我感触良多的是其附录中,以比较文学的人文关怀,去点破如今学术界对于那些“非主流西方”领域的崇今轻古、急功近利,以及以一己之力,用游记这样平易近人的方式,去破除人们对于西班牙古城、对于伊斯兰文化的偏见与误读,她所引用的《鸽子的颈环》激起我无限阅读欲望,那朴实真挚而引人遐想的诗句,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文化瑰宝待人发掘。“一个善良的穆斯林,娶了一个善良的穆斯林妻子,两个人不愁吃穿,他满足于她,她也满足于他;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

评分

这是比较典型的学者旅行吧,文献综述做得扎实,旅行本身反倒成了一件浅尝辄止的事。对诗的分类和分析最好看,把诗人、作家写进了安达卢西亚的历史年表。之前试着读西班牙的古诗集,失败了,经过她的梳理,才得到信息量。尤其是两个宗教在此地的角力,作者更同情失败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