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亲身游历和直接体验西班牙所遗留的古代阿拉伯文化遗产,以及对于古代摩尔人在西班牙的王朝兴替等历史史迹和阿拉伯相关优秀文学遗产的翻译和解读,作者把对西班牙南部历史名城"赭城"的游历变成了一次旅途中的旅途,从现实中的地理的旅行进入了历史与文化的深层文本旅行。并配以相关精美的艺术与历史遗迹的图片,使得本书成了一场活色生香的文字的盛宴。作者少年即负诗名,文字精致老到,译笔(包括散文和诗歌)天衣无缝。实为文字之美的生动展示。
田晓菲,笔名字文秋水,1971年生。14岁从天津13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1989年毕业。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此后分别在柯盖德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任助理教授,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出版作品有《爱之歌》(诗集,1988),《生活的单行道》(散文集1993),《秋水堂论金瓶梅》(2003),《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译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198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2001),《他山的石头:宇文所安自选集》(2002)。现正致力于梁朝宫廷文化研究。
前几天开车回万圣闲逛,偶遇田晓菲的《赭城》。近几日读来,沉醉其间。 赭城就是西班牙著名遗址“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Alhambra意为红色的城堡(Red Fort)。治汉学的田晓菲翻译得很“雅”,称其为赭城。 这本书其实是田晓菲和其夫君宇文所安(此人号...
评分我的眼睛, 解放了书页的囚徒: 白色解放了白色, 黑解放了黑。 伊贲.阿玛尔 Ibn 'Ammarld (1086) 这是一首关于阅读的诗。 诗人把书比作监牢。 阅读使书得...
评分自从基因理论和相关检测技术被引入到生物人类学的研究中以来,人类的起源问题便有了全新的认知,一个较新的进展是,人类起源于非洲并数次 “走出非洲”,跨越高山深河,在各地繁衍生息。人们在争议这个结论的时候,往往聚焦于人类是单一地起源还是多地点起源,却忽视了一个基本...
评分看《赭城》的时候喜欢那些色彩鲜明的描述,仿佛整个安达露西亚的文化历史在我面前鲜活了起来。那些璀璨的阿拉伯文化,那些在诗歌中不朽的故事。柯尔多巴到处可见的橘子树和柠檬树,柯尔多巴的清真寺,柯尔多巴诗歌里丰臀细腰的女人,柯尔多巴的香格里亚。穆亚岑站在塔楼上呼唤...
评分《赭城》是一本暖色调的书,有金橘的色泽,石榴的红润。甜美,滋润,温暖。也是为人情人者读的书,大红配大绿,快欲恩仇呼之欲出。“我要你,我的爱,像疾风一样到来,来耕耘我的身体,至少给它三次灌溉。”大胆无忌,又可成为情人中的暗语。 “赭城是一座文字之城,想象之城...
安达卢西亚文学地图。
评分本书是一媲美赭城的人文城堡。学术最高境界,莫过于寓教于乐,不必借用聱牙诎曲的术语阐释,将自己所及理论艰难地堆砌起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让读者望而生怯、无从亲近;而是以平实的语言、不紧不慢的叙述中不露痕迹地宣示着作者自己的品行、人格、审美以及对于美的永恒寻觅。田晓菲这本书最叫我感触良多的是其附录中,以比较文学的人文关怀,去点破如今学术界对于那些“非主流西方”领域的崇今轻古、急功近利,以及以一己之力,用游记这样平易近人的方式,去破除人们对于西班牙古城、对于伊斯兰文化的偏见与误读,她所引用的《鸽子的颈环》激起我无限阅读欲望,那朴实真挚而引人遐想的诗句,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文化瑰宝待人发掘。“一个善良的穆斯林,娶了一个善良的穆斯林妻子,两个人不愁吃穿,他满足于她,她也满足于他;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
评分树,树, 干又绿。 脸庞美丽的姑娘 去采摘橄榄。 风,塔楼上的荡子, 把她拦腰抱住。 四个骑手经过, 骑着安达露西亚的小马, 穿着天青和碧绿的外套, 披着长长的黑大衣。 “到柯尔多巴来吧,姑娘。” 姑娘置之不理。 三个年轻的斗牛士经过, 他们腰肢纤细, 穿着橘红色外套, 佩带着古银剑器。 “到塞维利亚来吧,姑娘。” 姑娘置之不理。 夜色渐渐发紫, 光线渐渐分散, 一个年轻人经过, 手拿玫瑰长春藤。 “到格拉纳达来吧,姑娘。” 姑娘置之不理。 美丽脸庞的姑娘
评分文字的盛宴,三次灌溉
评分作为一本游记真是碉堡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