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红:
男,1958年生。医学博士,教授。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于院内师从陈亦人、陈治恒教授修习伤寒之学;于院外随李阳波、王庆余、曾邕生等师修习易、道、医学。现供职于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伤寒,是我们讨论的这部书的核心,有关它的涵义我们应该很清楚。伤寒这个概念,在《素问・热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个定义说明了伤寒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发热的特征。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或者说凡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的范畴.《内经》对伤寒的这个定义,是从最基本的点上去定义的,但是,扩展开来却显得很泛化,不容易把握。为此,到了《难经》的时候,又给它作了一个更具体的定义。《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
借中医的思考来思考国学目前的尴尬。国学想要重新回来,必然要从根做起。国学的尴尬不只是来自大学教育的尴尬,更多的尴尬是来自基础教育的尴尬。丢的东西太多,所以现在才需要的反思,也是时候了。在接受‘洋人’‘先进’文化的同时,却一味否定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值得思考的地方。...
评分最近的《大长今》看得我这个愤青非常的不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丰富遗产,现在却要韩国人来提点我们。《大长今》里美妙的食谱和神奇的医术,无一不起源于中华文化,只是我们现在只顾抬头向西,追求着现代化,却没有好好静下心来回顾回顾祖宗的遗产。看到那里的医术,想起原来...
评分科学的目的是努力把不清楚的给弄清楚了,但现在有一种科学主张是把搞不清楚的先消灭掉,比如说取缔中医。 个体不会存在理性,这个话题变得无比的热闹,每个人都逮着对手的漏洞无情的放大。辩的价值不在于得到真理,而在于每个人都有权利发泄。科学不一定明了,观念的进步有目共...
评分关注各大论坛上的中医争论已有数年。似乎从去年开始,矛盾开始转到地面。刘力红的《思考中医》卖到脱销,又出增订本;另一方面,目前攻击中医最强硬的方舟子也推出了《科学成就健康》和《批评中医》。同时,还有“刘太医”的后人谈养生。一时间热闹非凡。 刘太医的东西一看便可...
评分不了解五行就不可能在中医上入门。那么什么是五行?五行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与五行是这样对应的:木对应肝、火对应心、土对应脾、金对应肺、水对...
这次我回台湾甄选人纪班学生,有学生送我一本书名是《思考中医》,这位作者叫做刘力红,是中国大陆中医博士出身。此人从学习温病学术到拜师学经方后,发现到温病学术的荒谬无效,使用经方的速效,因此他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正统中医。从他的书中我可以知道此君为良医无疑,所谓良医不单是要质优,更要有良心。此人非常有良心,肯认错,也肯再学习,到处拜师学习经方,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我为他喝彩。倪海厦
评分感觉本书有一半内容可以删除,太啰嗦太拖沓了。满篇的数落现代医学的不是,现代教育制度的罪责,以至于很多有用的信息全淹没在这些说教里面去了。如果删除这一半的文字,这本书还是蛮值得看的,可能更适合有点中医基础的人。
评分这次我回台湾甄选人纪班学生,有学生送我一本书名是《思考中医》,这位作者叫做刘力红,是中国大陆中医博士出身。此人从学习温病学术到拜师学经方后,发现到温病学术的荒谬无效,使用经方的速效,因此他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正统中医。从他的书中我可以知道此君为良医无疑,所谓良医不单是要质优,更要有良心。此人非常有良心,肯认错,也肯再学习,到处拜师学习经方,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我为他喝彩。倪海厦
评分为了跟姥爷聊天能少些十万个为什么,我把学中医当做工作之外的休息。。。学的方法很笨,就是背诵《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这本《思考中医》写的非常棒,作者的知识储备相当丰富,视野很广,中医的博大精深需要有现代视角来解读。徐文兵梁冬玩的那些是从商业角度媒体角度把中医展示给世人,也非常好,值得学习。研究中医比研究佛学好玩,实用。研读中医经典和研读佛经,都是需要扎扎实实的背一些东西,背得多了,脑子里存货多了,暂时理解不了的,在不同书里看到过几次,慢慢就理解了。学习过程很想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用很笨的方法学习传统文化,背的东西,多了,也就慢慢理解了。
评分本身对中医挺有好感的,但实在受不了这本书拆字讲解跟仅举孤证的风格,愈发把中医讲成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