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著译精品选
一 感觉不是一部很用心的书,当然序里也说明了是先被拿去出版了,后来再修订的,难免给人粗糙的感觉。 二 感觉书里一半都是引用,点评分析却很少,太偷懒了······开玩笑地说按论文标准绝对不合格啊。 三 之前看过胡适文章里说道他十二岁读《资治通鉴》,从书里如数家珍...
评分1927年夏,从欧美游学回来的胡适,忌于北平北洋政府的猜疑,遂卜居上海极司菲尔路49号,与蔡元培为邻。他放下了自己文化官员的身份,重新回到著书立说的学者生活。彼时,摆在他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在《国语文学史》的基础上写作《白话文学史》。 1921年冬季,胡适应教育部国语...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也许在于它揭示了临近五四时的知识青年的精神状态:凡是正统的,必是不好的。所以胡适会说文学的最高成就只在民间,只在白话。然而他自己也许并未意识到,他首先是在文言中浸淫了自己的童年。
评分http://gcd0318.wordpress.com/2012/08/16/%e5%8e%9f%e6%9d%a5%e8%83%a1%e9%80%82%e4%b8%8d%e5%8f%aa%e5%ad%a6%e9%97%ae%e5%b7%ae%ef%bc%8c%e5%ad%a6%e6%9c%af%e6%9b%b4%e5%b7%ae%ef%bc%8c%e5%ad%a6%e5%93%81%e4%b9%9f%e5%a5%bd%e4%b8%8d%e5%88%b0%e5%93%aa/ 2012年08月16日 ...
评分阅读、作业与课堂笔记 Class: HKUST HUMA5300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Lectures: Prof. Wu Shengqing Week 2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 writing literary history 1.Prasenjit Duara: Introduction from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
获益颇多,可惜只讲到唐朝
评分看起来书还没有编完,很多章节有趣,可以独立看 五千年文化的变迁,事实是人的本质语言变化的很少
评分胡适宝宝可爱极了。少一星为部分观点片面。
评分与《国语文学史》参读。是胡适对前者的修订版本,后半部几乎重新推翻来写,或可一读。行文中一些考证做得实很不错(如多处年代、源流上的推演),只可惜抱了“作白话诗”的偏见来串联、品评古典文学的发展,难免有虚妄的解读。偶有对诗文本身的解说,倒都得其中趣味(譬如页279杜甫《绝句》),还是颇有一己之见的。
评分与《国语文学史》参读。是胡适对前者的修订版本,后半部几乎重新推翻来写,或可一读。行文中一些考证做得实很不错(如多处年代、源流上的推演),只可惜抱了“作白话诗”的偏见来串联、品评古典文学的发展,难免有虚妄的解读。偶有对诗文本身的解说,倒都得其中趣味(譬如页279杜甫《绝句》),还是颇有一己之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